天韻歌聲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提起「天韻歌聲」這個節目,中年一代的觀眾可能都會感到熟悉,這個在五十年代十分叫座的音樂節目,曾經透過電視,走進很多家庭,而帶給大家歡樂、喜悅和美好回憶的,正是「天韻合唱團」,今年天韻合唱團正好滿三十歲,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促使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合唱團能夠傳唱人間,聲譽不墜,天韻歌聲帶給現代人什麼樣的訊息呢?

  喜愛音樂的您,想必對他們的歌聲不會陌生,兩年前當國內環保運動才剛起步的時候,這個團體以美妙的和聲,唱出了人類對大自然最深沉的省思,獲得許多民眾熱烈的迴響,這首「別讓地球再流淚」,並且榮獲第三屆金曲獎最佳作詞獎,而入圍最佳演唱組的「天韻合唱團」,也在各界的肯定下,邁入了第三十年。

  五十年代初期,這位善於吹小喇叭的女教士,有感於音樂是傳播愛和關懷最佳的橋樑,於是成立了一支,由八到十二人組成的合唱團,取名為「天韻」,她就是大家熟悉的彭蒙惠老師。民國五十二年,當台視開播初期,天韻合唱團就透過,每個星期天播出的「天韻歌聲」節目,將歡笑和喜悅帶到許多家庭,「天韻歌聲」並且成為當時頗為叫座的音樂節目。電視從黑白到彩色,天韻也從孩童進入少年,由於不同於流行歌曲,天韻和諧悅耳的旋律,在當時可謂獨樹一格,撫慰了許多早期觀眾的心靈,而天韻表演的方式,也為日後電視節目開啟了新的一頁。

  民國六十二年,天韻結束了電視演出的任務,退居幕後,不過馬上就開始了國內外廣播節目,演唱會和佈道會的傳唱工作,就連醫院和監獄都有他們的足跡,除了各界不定期的演出邀請,每年天韻固定在國內舉辦一次巡迴演唱會,在國外舉行兩場親善訪問,天韻希望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喜樂給每一位聆聽者,每當台下觀眾露出會心一笑的時候,就是天韻最感到驕傲的時刻。不過在此同時,天韻也發覺到,單純翻唱國外古典聖歌的侷限性,於是開始摸索,為福音歌曲找新的出路,這就是天韻跨出本土化的第一步。

  受到校園歌曲創作風潮的刺激,天韻的歌曲不再侷限於頌讚天國,開始走向人群和社會,從此,一系列描繪人類和自然親密關係的作品,於是誕生,像天韻的處女作「野地的花」,就因為詞淺曲優,目前在國內和大陸民間都相當流行,「風和愛」這首歌,甚至被上海的國民小學選為音樂教材,而「別讓地球再流淚」,也是在這種對生命和自然的反思下完成的。

  除了將聖歌本土化,這幾年,天韻也在和聲技巧和錄音技術方面力求精進,像天韻擁有自己的專業錄音間和技術人員,這恐怕是國內其他合唱團望塵莫及的。在國內,合唱團體分分合合極為常見,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合唱團能夠生存三十年,的確不容易,到底天韻傳唱不輟的因素是什麼呢?

  「有心的歌、不變的愛」,天韻在堂堂邁入而立之年時,似乎更加珍惜,「生命中有音樂音樂中有生命」的真諦。明天起,天韻又要帶著優美的歌聲和真摯的笑容,走入人群,和您在音樂中心心相「應」了,讓我們一塊兒來感受這份愛和關懷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