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的檳榔(二)

劉英欽 羅益民 報導  / 南投縣

  最近幾年,國內接連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繼而又發生了嚴重的水災,事後專家學者紛紛把矛頭指向檳榔的種植,事實上國內檳榔種植的速度,確實是相當的驚人,目前已躋身農作物產值的第二位,僅次於稻米,專家學者認為,檳榔的種植不但破壞了水土的保持,無法涵養水份,更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面對這些指責,全省為數可觀的檳榔農挺身而出,為自己辯護,這又是一場經濟與環保的戰爭。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從台灣最南端的墾丁,一直到整個屏東縣的平地、嘉義縣的山區,來到中部南投的深山地帶,再翻過中央山脈,點綴了花東的溪谷和山巒,台灣檳榔已不分緯度和高度,不斷的擴張版圖,成為成長最迅速、也是最強勢的農作物。

  這一批迅速擴張版圖的綠林軍,到底有多強悍,現在就搭乘直昇機深入南投山區,從空中來點閱一番。飛機沿著烏溪河谷向上游地區前進,在烏溪橋附近,已經可以看到兩旁廣大的檳榔園,和烏溪河谷破碎的景象,不久就看到一大片檳榔園爬到了山坡上,翻過一個山頭,剛剛種下的檳榔已經爬上更陡峭的山坡。

  越往深山裡走,這些新生代的綠林軍就越多,在許多山坡上,可以看到原始林木和檳榔樹激烈爭戰的場面,結果當然是綠林軍步步搶攻,整個山頭被理得像個龐克頭,無堅不摧的綠林軍就這樣一個山頭攻過一個山頭,連這些看起來將近度的山坡都不放過,勤勞的南投檳農,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就把大片大片的山坡,開發成為一座座的黃金峽谷。

  想要瞭解檳榔的強勢,不妨進一步再看看台灣檳榔所創下的金氏世界紀錄,台灣檳榔種植的面積,廣達五萬多公頃,佔了國土面積的1%左右,每年生產量十六萬公噸,大約兩百多億顆,平均每天可以供應六千多萬顆給全國的紅唇族,數量這麼龐大的檳榔,農業的直接產值,果然高達一百三十億元,是台灣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產值農作物,而消費性的產值估計,更高達一千億以上,全台灣吃檳榔的人口,有人說250萬人,也有人說300萬、400萬、甚至於500萬人,大概成年男中有吃過米的,就有吃過檳榔吧!

  至於賣檳榔的攤子,有人說五萬攤,也有人說十萬攤或十五萬攤,在沒有課稅統計之前,誰也搞不清楚。反正吃檳榔在台灣是五步一灘,賣檳榔是十步一攤,這些都是台灣檳榔所創下的金氏世界記錄。

  檳榔西施養眼涼快,引起衛道之士的不滿,而到處搶攻國土的檳榔樹,更引起環保人士的恐慌。三年前,台大森林系的陳信雄教授甚至提出「檳榔亡國論」的嚴重警告。

  去年夏天賀伯颱風來襲,中南部山區柔腸寸斷,土石流滾滾而下,淹村埋莊的恐怖景象,使得山區大量栽種的檳榔再度成為眾矢之的。對地下水研究頗為權威的陳教授,也針對檳榔的耗水量做過調查統計。

  不論乾旱或洪水,國人都把箭頭指向檳榔,政府於是從去年開始,收拾起行諸久遠的「三不政策」,改行跨部會合作的「五年管理計劃」,其中林務單位就負起消滅綠林軍的重責大任。

  除了實際的取締行動以外,政府和民間合作製播抵制檳榔的公益廣告,把檳榔指責為破壞國土的元兇,在這種反面宣傳之下,檳榔業者果然是空前未有的低迷。

  屏東檳榔職業工會舉行會員大會, 全國各地的檳榔工會幹部都前來與會,屏東籍的立委曾永權也到會場跟大家打氣,但是由於今年檳榔的景氣低迷,會場氣氛沒有往年來地熱絡。由於記者的來訪,眾人紛紛指陳政府對檳榔取締的不當。

  不管檳農是不是生計困難,其情可憫,相對於整個社會成本的考量,還是要有個是非公理,一向支持檳農的立法委員蘇煥智就認為,對整個台灣的生態環境、水土保持的立場,不能夠因噎廢食,不能夠為了農民個人短期的利益,就犧牲掉水土保持。

  林務局則是認為,這些違法和違規的檳農明明是以違法之事,行傷害社會之實,那裡還能討價還價,甚至於大事聲討。

  由於政府從去年以來,展示了明確取締的決心,違規和違法種植的檳農現在退而求其次,希望政府能夠以漸進的方式進行轉作。針對檳農的呼籲,今年月份林務局果然奉農委會核定,捧出了一個熱騰騰的檳榔園五年轉作計劃。為了落實造林政策,政府從去年開始,大幅提高造林獎勵金。

  雖然造林獎金提高了好幾倍,但是如果把年才萬的造林獎金,和每一年就可以有四十幾萬收入的檳榔相比,造林獎勵金的吸引力實在有限,台灣的檳榔大軍,會不會從超限利用的山坡地撤退,恐怕還是要取決於市場的供需。

  專家學者認為,檳榔破壞水土、消耗水源,使得全體國人為此而付出社會成本,政府官員也認為,檳農在山坡地濫墾濫植,是在占用後代子孫的資源,至於檳榔工會的幹部們,則是提出了另一套邏輯的社會成本理論,如果你是紅唇族,這一場爭論的是非曲直,最後都由你來決定。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