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海嘯 建立預警機制降低傷害

綜合報導

  去年的12月26號,強烈地震引發的大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進而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這就是海嘯。

  海嘯通常是由震央在海底下五萬公尺、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高達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當海嘯接觸陸地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因而所捲起的滔天巨浪,常常可達幾十公尺。

  目前,人類對海嘯這樣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所造成的損失,而要把災害減到最低,就要仰賴預警機制。目前國際社會建立的海嘯預警機制,主要針對的是太平洋沿岸國家,因為有史以來發生的大部分海嘯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區。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於1966年在夏威夷檀香山成立,由美國負責協調。而在這之後,就陸續建立好幾個區域或國家的海嘯警報中心,包括夏威夷、阿拉斯加、日本和智利等,共有26國參加。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通常以地震台網,和配備自動驗潮儀的沿岸驗潮站網,來監測海嘯。

海底地震發生後,當地震台網確定了引發海嘯的地震震中位置,並在某一驗潮站上發現表明海嘯發生的異常變化後,先迅速算出震源處的海嘯強度,以及這個海嘯波到達各海岸的時間和產生海嘯的大小,再把這些情報立即發給有關國家和地區,因應防範,把災害與損失降到最低。

然而,由於印度洋很少出現海嘯,因此印度洋沿岸並沒有海嘯預警中心,因此,2004年12月26號,東南亞和南亞國家遭到罕見的地震海嘯襲擊後,才會奪走這麼多寶貴的生命。有了慘痛教訓,目前,為印度洋海嘯建立一個早期預警機制的工作正在展開。德國科學家已經與印尼政府合作,在海嘯受災最嚴重的蘇門答臘海域,部署了一個由浮動船和感應器組成的預警系統。

這還只是一個早期預警系統,雖然還不是很完備,但總算跨出重要的第一步。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大地震,但是,幸運的是,有了更好的警報系統,下一次就有可能挽救成千上萬人的性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