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看護工作超時 影響老人安養品質

外籍看護工作超時 影響老人安養品質 | 華視新聞

記者/葉德聖 台北報導  / 台北市

  走進醫院,隨處可見外籍照護工的身影,近年發現,有高達十七萬左右的外籍勞工,被聘雇於老人安養照護,以家庭、機構和醫院為最多,但長期處於工時長、低工資的勞動環境下,讓越南籍的看護工阿惠(化名)出面控訴,「不但365天全年無休,夜間一人甚至照顧超過四十個老人。」

 阿惠曾在台北縣板橋的安養機構服務,她表示,自己每天的工作時數就超過十六小時,有時候還得強迫加班,工作相當繁重。除了照護老人的工作之外,還得負責整個中心的環境清潔工作,中心還要求看護工把老人綁起來,如果綁的不夠緊,還可能挨罵。對此,老人天主教慕靈中心越南辦公室就痛批,「真的是太超過!」

 阿惠的例子不是個案,同樣也是外籍勞工的阿深(化名)也深有同感,「自己辛苦的工作,原以為可以讓家鄉的親人過好一點的生活,但三年下來,還拿不到應得工資的一半(還不包括超時加班費),生病也不能自己去看醫生,手機也不能打,甚至晚上還必須直接睡在老人旁邊的病床上。」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認為,外籍勞工權利被剝削,很有可能會有將負面情緒轉嫁到被照護者身上,而且也可反映出機構本身的品質和人力也有問題,「一個機構對外籍勞工不好,就是不尊重人,對老人的照護又會好到哪裡?」

 而一般安養照護機構都必須配設專業的護理人員,如果說有些老人可能必須以綑綁的方式來穩定情緒,也必須注意不能過緊,每兩個小時就要鬆綁,並且予以檢查體溫、血液循環等狀況,並做紀錄,才算合格的照養方式。吳玉琴說,但是奇怪的是,一些機構因為本身人力就大大缺乏,索性認為老人成天綁著,比較好照料。

 並且,根據內政部和衛生署公佈的<照顧服務員訓練實施計畫>中規定,一般的照護工其實並不適合直接從事醫療和護理行為,如果有經過專業認證,可以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一些翻身、拍背等服務病患的輔助行為,但是對於打針等侵入性的護理行為並不允許。

 對於安養院本身,雖然一般縣市政府也會不定期的進行抽查,不過通常抽查結果都是護理人員與人力都不足。吳玉琴認為,因為人力不足的原因,導致外籍勞工工時被壓榨,實際工作內容也與外籍勞工原有證照不合。

除了安養院本身,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也點出問題的所在,其實從1992年起,立法開放引進廉價的外籍家務工,為的就是來填補龐大的社福需求。但是諷刺的是,這類家庭類勞工卻被排除在勞動基準法的適用範圍外,使他們沒有工時、休假、工作內容與勞動條件的基本保障,所以常常可見奔波在醫院和家庭之間的外籍勞工,「千里迢迢來台灣以勞動補足社會福利的不足,卻承受種族、階級、性別的多重壓迫,在國家失職的狀況,成為結構下的犧牲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