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雅 徐靖壹 報導 / 嘉義縣
帶您認識這位嘉義的呂炎坤,他愛鄉愛土的方式也很特別,呂炎坤本身是在地影像工作者,他很擔心現在眼前所見的一切,幾年後就可能消逝,於是二十多年來,他自掏腰包上山下海,拍攝地方人物、在地傳統產業、和歷史演進等人生百態。呂炎坤曾經為了拍牛隻,跑到山上追牛,也拍過織布媽媽為了延續原住民文化,坐輪椅拖著病體傳承的感人故事;還有即將消失的傳統產業,老師傅們堅守崗位的辛酸過程。不只是呂炎坤,連他的兒子,也從國小就跟著爸爸趴趴走,父子倆都想把握時間,把可能消逝的人事物記錄下來,一起替家鄉寫日記,接下來,就帶您一起來看看,他們用影像愛家鄉的故事。
家還會不會像從前一樣,想保留家鄉的歷史文化,就是呂炎坤一直不間斷在做的事,扛著攝影機上山下海,穿梭在嘉義的鄉間老街,各個腳落,挖掘在地故事,二十多年來,呂炎坤拍下了太多,逐漸消失的東西,到高山上追牛,翻山越嶺,是為了追尋荷蘭人將牛隻引進來台的歷史,還有原住民最初用牛隻開墾田園的過程。生長在農村的呂炎坤,以前就像這田裡的小孩子一樣,會騎在牛背上,學著耕牛,對於那段與牛一起的日子無比懷念,於是他花了一年的時間,拍下牛與牛車的歲月,那段與牛共舞的歲月,是記憶中最鮮明也是最深刻的回憶,隨著時代變遷牛漸漸少了,也許再過幾年就難尋牛蹤,希望透過影像紀錄 創造更多鄉土文化的原動力。
12月天,農村裡的油麻菜籽開滿遍野,戴斗笠的農夫在田裡幹活兒,陪著他的殷勤老牛,幾十年來如一日,農夫,田地,牛隻,這是早期台灣農村發展的特殊景致,只有老一輩的人似乎才真的在乎牛對人的辛勞付出,牛跟主人從田埂緩緩走來的景象,是同生共榮的綿長情感,緊緊相繫的感情,比家人還深。牛多麼有靈性,當呂炎坤在拍攝牛墟時被徹底感動,牛墟就是以往買賣牛的地方,一隻隻被繩索綁住待價而沽的牛隻,背後都有一段動人故事,裡頭的牛,知道要跟主人分別難掩悲傷,眼裡的淚水是最真誠的情感,即將要分離的母牛和小牛,舐犢情深,眼神滿是悲哀,老牛拉車,這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歷史記憶,牛車不僅是農耕的重要資源,跟農民更是生命共同體。
農村子弟對牛與牛車永遠會有一份牽掛和思念,當看到被廢棄在牆角的牛車時,也喚起那慢慢被遺忘的滄桑往事,雖然早已取代老牛的,是一台台冷漠的耕耘機,不過這一段嘉義老農與牛的生活,始終是呂炎坤心中最珍貴的歷史記憶,孤單的感受中他留下了真實,呂炎坤說,會促成他拍家鄉的這種念頭,要回溯到六七歲時,家住在鐵道附近的他,有一回看到小火車緩緩開過去,深深觸動了他的心靈,等到他漸漸感覺到,家鄉的景物起了變化,他就更想盡所能保存這一切,連續熬夜,他到山上拍攝平埔文化的足跡,族人的祭典中,感受到他們注重歷史傳承的那份堅定,
他曾拍到熱淚盈眶是五年前,目睹為了保留鄒族服飾文化,部落裡的織布媽媽,即使生病坐輪椅,拖著虛弱身軀,仍舊努力在教導部落小孩,推廣傳統技藝,拍完後一年,這兩個織布媽媽都相繼過世了,但她們的精神就成為呂炎坤持續為家鄉文化記錄的最大動力,他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搜尋嘉義老行業的軌跡。他是72歲的爐灶師傅,阿聲伯,老練挑起紅磚做爐灶基座,在古老狹窄的蘭井街上,只有塊破舊小招牌寫著作灶,這是老一輩人燒柴煮飯的懷舊記憶,五十多年來,阿聲伯用一把鐵鎚和紅磚塊,替無數家庭、寺廟、食舖,沏建爐灶炊煮出誘人的飯菜香,即使老了力氣小了,還是堅守崗位,嘉雄陸橋下,不停傳出劈砍竹子的聲響,這裡是嘉義歷史最悠久的竹椅店,70歲的阿福伯,從15歲開始做竹椅,儘管面臨皮製和塑膠家具的衝擊而沒落,阿福伯還是願意守著竹器芳香,延續竹椅文化。
拿大刀裁剪榻榻米,老師傅刀法快又準,穿針引線,手法俐落,不怕辛苦也不擔心榻榻米漸漸被彈簧床所替代,老師傅感嘆擔心的是,這功夫沒人能傳下去,還有在小巷子內的打鐵店,白髮蒼蒼的水波師傅,埋頭修補鐵具,幫人磨菜刀,儘管動作遲緩,打鐵好吃力,他依然守候著這祖傳三代的老鐵店,呂炎坤認為,這些就是失落中的台灣精神,他要記下來,讓下一代的人能夠學習,而最先體會到的就是他的兒子,跟爸爸扛機器趴趴走,21歲的呂竑毅,從國小就跟著到處拍,看到爸爸拍嘉南平原的浩瀚,還有布袋鹽場早期的熱鬧情景,機關車頭奔馳載鹽的景象,那些是嘉義過往鹽業時代的紀念,還看到六腳村綁掃把維生的阿嬤們,從年輕做到老,從她們身上最值得學習的,是那吃苦耐勞的精神,古老廟宇的泥塑神像,歷史古蹟的捕捉,呂炎坤覺得很多老東西,一定有被保留下來的意義。像這裡是出生嘉義,戰功彪炳的王徳祿將軍公館遺蹟,即使只剩這一小面的磚牆都值得拍,家裡十萬多筆的影像檔案塞滿每個角落,別人看他們傻,但父子倆有志一同,只想把握時間,把可能消失的人事物拍下來,從傳統中去學習,也替嘉義寫日記,為自己的家鄉,留下最美的記憶。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