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8 23:00

台灣剩食之旅 舌尖上的浪費

李雪莉 洪雅芳 陳佳鑑 報導  / 台北市

  臺灣人很愛吃,但您知道臺灣也是個食物浪費大國嗎?根據統計,臺灣每人每年平均製造的家戶廚餘高達96公斤,比中日韓多了兩成,是東南亞的8.7倍。這一集的華視新聞雜誌我們要和天下雜誌合作,推出「新良食運動」專題報導,帶您了解,是什麼樣的飲食文化和習慣,造成臺灣食物嚴重浪費?像是民眾過度注重食物外表,導致許多農產品,在產地就慘遭淘汰;還有「吃到飽文化」,讓餐廳業者只顧著拚量,造成可用食材遭到大量丟棄;還有,全臺灣將近1萬家的便利商店,每天更有賣不完的食物,變成垃圾。

  夜晚的臺灣,我們的食物在各角落終結了旅程。根據環保署數據,保守推估,臺灣平均每人一年的廚餘量約96公斤,與歐美並列同為「浪費大國」,比中日韓平均多20%,更是南亞東南亞的8.7倍,中南部非洲的16倍。這個量有多大呢?試想臺灣島上一天的廚餘量6100噸,可以裝進約300輛的卡車。96公斤,其實只是家戶產出的廚餘,從產地到餐桌,還有許多臺灣人,看不見的浪費,果菜批發市場是水果的選美台,拍賣員的十秒鐘,裁定了農夫的心血價值,也揭露消費者,挑選水果的迷思,但行家是這樣挑水果的。

  站在產地第一線的農夫,最清楚糧食系統的消費末端,是如何吞噬了好幾個月來的辛勤照料,不知道您是否注意過?曾幾何時,市場上的小黃瓜不再彎曲,分級標準手冊上明定,內彎個兩公分的小黃瓜,就得被打入次級品。除了分級標準,南部產地還傳頌着所謂的「臺北標準」:臺北要的絲瓜,尺寸幾乎小一倍,還有許多歪的直接丟在產地上,農人搏命的還有氣候,沒有足夠成本,添置溫室設備時就得承擔大自然帶來的變數,卸下公職改種小蕃茄的前農委會副主委戴振耀,這一天正苦惱著,下雨後這一大堆裂掉的番茄該怎麼辦?

  戴振耀希望透過加工,減少次級品的丟棄,那天他開了一小時的車從內門到高雄拜訪吳寶春,看能怎麼減少產地的浪費,其實,消費者挑外觀不只增加浪費,南部產地流傳這樣的笑話,那邊田裡漂亮的,農藥噴得多的,送上臺北,這頭醜的沒加農藥的,留給自己。事實是許多農夫,為了迎合市場愛美的需求,噴了過度農藥的不自然美蔬果,都被送上了臺北。而另外還有一群的蔬果,更慘烈的如大屠殺似的在產地大批地被淘汰,在南投,這一大片的豌豆和牛番茄,因為年後價格驟跌,在產地直接判處死刑。

  菜土菜金,菜可以賤如土,也可以貴如金,產銷失衡,在臺灣寶島,是蔬果的最大殺手,臺灣糧食自給率33.49%,許多食物從世界各地,經空運或海運來到臺灣,海關中,有從智利飛了三天來的櫻桃,從紐西蘭飛了十多個小時而來的迷你奇異果,大費周章進口的蔬果,卻不見得都可以到達消費者手上,因旅途延誤,或因溫度溼度控制失誤,一批批價值數十萬元的櫻桃、水蜜桃等,幾百箱爛掉,偶有所聞,為了降低不良率,業者還會用添加物,把櫻桃表面做硬化處理。

  另外,海關中進口蔬果還要過「病蟲害檢疫」和「農藥檢驗」兩關,據統計,去年這兩道關卡聯手攔下近一千多噸的不合格蔬果,等同數十輛卡車,滿載的珍貴蔬果就終結在一趟長程飛行之後,食物的國際化,加上挑剔的舌尖,臺灣每年承擔了長程貿易的高成本,同時,也間接成為全球「食物過剩」和「飢餓」兩端失衡加劇的肇事者,不到一甲子前,臺灣消費者追求的是飽足簡單,臺灣的農復會曾前衛地,推動過「食育教育」,那個時代,食育是教大家用很少的錢做出營養的一餐。「呷飽未」大家彼此問着追求著溫衣足食,後來臺灣暴富了,經過二十年,臺灣的飲食主調,變成了澎湃和拚量。

  而「呷飽未」也悄悄變質了,「吃到飽」的文化,前端吃到飽的消費者拿的量是平均食量的三到四倍,一家吃到飽餐廳的主廚,告訴我們消費者是用視覺決定味覺,因為如此,這幾年間,成千上萬的經營者、採購者、廚師不斷相互較量,餐台不斷拓寬,菜色也從過去的五,六十,增加到近百道,因為菜色變多,食材控管更加困難,廚房裡固定丟棄的廚餘約一成,有些管控能力差的多達四五成,還有個您不知道的事實,臺灣中式餐廳的浪費遠比西餐多,全因過長的菜單,廚師很難掌控需求,聯合利華前兩年的調查,臺灣廚師因為儲存不當或採購過量,光大臺北地區丟棄的可用食材多達18億元。

  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食物,看似我們選擇了食物,其實是食物選擇了我們,像這位正在逛超市的完美媽媽。食物心理學家提出的「完美媽媽症候群」的觀察,這些消費者嚮往着完美家庭的圖像,於是不斷的把食物堆往櫃櫥和冰箱。在這場「剩食之旅」中,天下團隊與數家大型連鎖超商、超市聯繫,但沒有任何一家願意被拍攝剩食的畫面,唯一的例外是臺灣目前最大的生鮮賣場全聯。於是我們跟著全聯,看到了消費者與零售體系之間的探戈。

  消費者的求鮮、求多,對零售商而言,浪費成了必須,全聯目前的生鮮有1.5%的廢棄,而其他不願被拍攝的業者,每天丟掉多少的御飯團、牛奶、食物,我們得到以下這樣的回答。這份自我報告充斥着不願說明和有所保留,我們轉向環保署企圖了解真相,得到的答案是,餐廳超市依法尚無需申報廚餘量,反觀歐洲國家、鄰近的日本都開始透過調查,企圖監控食品業者的浪費。而整個臺灣島上,1590家超市,9921家超商,和130家的量販店,到底丟了多少的食物,無人監管。這些商業機密,我們只能在廚餘業者,夜晚的回收車中看到一小部份。如果看看下一代的飲食習慣,您會驚訝,這種剩食文化是如何前仆後繼地傳遞。

  我們來到經營團膳十二年的業者高嘉鴻的工廠,今天他帶我們看,兩所國小營養午餐的情況。這是信義國小三菜一湯,而這是另一所國小四菜一湯,我們一路跟進了信義國小。在老師的督促下,信義國小學生們好不容易把食物吃光光,但另一所要求多元化菜單的四菜一湯學校,就不是這樣了。如果把大臺北地區57.5萬名學生吃剩的營養午餐,平均總量達2萬9千公斤,可以再提供近五萬名學生一天的午餐所需。另一個臺灣剩食的共犯結構是制度性浪費,我們來到臺南后壁,這是種出臺灣冠軍米的崑濱伯。

  這顆鹹鴨蛋,已吃了第三餐了,種米的人珍惜下肚的每個食材、每顆米飯,但讓崑濱伯難以接受的是,好米卻進到豬的肚子裡。不久前,消基會發現市面上的米粉不含米,含的是玉米澱粉,但臺灣的296個公糧倉庫裡,卻正在上演一齣米的浪費大戰。頂級米給豬吃,是不是一種浪費呢?從崑濱伯、清潔隊員、廚餘班長,每個剩食把關者,都有著同樣的感慨:臺灣的豬吃得真好。

  跟著廚餘回收車,我們看到民眾,把冰不下吃不下的食材丟了出來,跟著廚餘班長,看到從產地走完一趟食物旅程的西瓜和高麗菜,最終卻在焚化爐裡靜靜躺著。臺灣人談及食物浪費的解套,會說廚餘給豬吃,廚餘變堆肥,就不算浪費。看看臺灣廚餘回收量,十年來成長了近五倍,這絕對是臺灣環保意識提高,共同努力下的結果,但廚餘回收也成了,臺灣人心中的一把尚方寶劍,剷除了道德上的罪惡感,試問這些廚餘上了回收車後,真正去了哪呢?根據「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的實地調查,現行回收的家戶加餐廳廚餘約一天3000噸,養豬再利用可以消化1500噸,既有的堆肥場可消化量約450噸,前後端算算落差的一千噸到哪去了呢?

  我們追蹤剩食的終點,大臺北地區大堆的廚餘躺在儲坑裡,等著用空間換取時間。而被政府賦予厚望,在八里汙水場執行的「生質能源回收計劃」,也還在試驗階段。其實,如何處理過量廚餘,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就是不少廚餘,跟著垃圾一起被燒掉。真相是現在的臺灣根本吸納不了這麼多的廚餘,臺灣鄰近國家如中國推出「光盤運動」;日本也開啟「食育教育」;南韓的廚餘開始要收費;東亞各國全面啟動「食物不浪費運動」;廚餘回收處理已是全民與政府共同承擔的責任,卸下廚餘回收的尚方寶劍,正視食物浪費議題,臺灣需要再一次的「良食革命」,就讓我們從食物的選擇開始,取適量、吃當季、用在地、物盡其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