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8 23:00

台灣剩食之旅 食物保衛戰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剛為您探討臺灣人挑食,造成每人每年平均製造96公斤的廚餘,一年總共浪費275萬公噸的食物,足以讓26萬低收入戶吃飽,這也意味著,很多人浪費食物的同時,也有很多人需要這些食物,也因此,「食物銀行」的設置就格外重要,雖然在臺灣,食物銀行的觀念還很薄弱,不過,還好剩食運用的觀念,已經萌芽,現在就來看臺灣各地展開的食物保衛戰。

  隱身大廈七樓的超市,每月第四個週六固定湧現採購人潮,和一般超市最大的不同,這裡的食物免費,並且採一對一服務。走進超市,發現架上物品全都以點數計價。這家點數超市,其實是全臺灣第一家「實體食物銀行」,專門提供食物給邊緣戶,也就是生活困苦,三餐難以為繼的家庭。今天要吃什麼?點數多少?得看家庭人口。八十八歲的蕭存玉家有三個人,可領取總計一千點的食物和日用品,是未來一個月,全家生活的重要依靠。原來多年前,為了幫罹患骨癌的孩子,籌醫藥費,提早從臺中市政府退休還花光積蓄,才找回孩子的健康,如今卻連自己,過日子的本錢都沒了。

  在臺中市,像蕭存玉這樣的受助戶超過三千戶,單月受助總額就超過三百九十萬臺幣,不親身接觸或許很難相信,看似富裕的臺灣,角落裡匱乏的故事,正不斷地上演。食物銀行推估,全臺灣近百萬戶,需要食物幫助。綠川店內的物資,除了臺中市政府的贊助,還有來自企業或個人捐贈,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物盡其用。像臺中實體食物銀行,如此有規模的,在臺灣並不多見,大部分的食物銀行,都沒有政府資源挹注,靠的是單打獨鬥,像另一個單位,「全民食物銀行」,這天將募來的即期品,送給嘉義民雄鄉的大吉國中。全校近三百名學生,有三分之一,需要食物銀行幫助,其中又有近五成的學生,家庭月收入不到兩萬元。

  這群國家未來主人翁,處於發育期,有近半數每週只能吃到一次雞蛋,「吃」竟成了他們的煩惱課題。善用資源食物銀行做好事的同時,還扮演物資重新分配的關鍵角色。賴幸琴坦承,自己也是不久前才瞭解什麼是食物銀行,儘管全臺立案的食物銀行,已超過七家,但民間單位各自為政,缺乏宣傳管道,讓食物銀行觀念的普及率始終很低。民間希望比照美國,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推廣食物銀行。從去年開始,出現期盼政府設立「國家級食物銀行」的聲音,若成功,臺灣將是全球第二十二個加入此行列的國家。藍綠立法委員難得意見一致,超過二十人連署推動,內政部已展開相關法案內容的草擬。

  透過法制讓食物銀行從捐贈到受贈,每一個環節都更加完備,最終達到剩餘與匱乏,趨於平衡的願景。這場「良食革命」,從食物銀行的剩食運用開始,現在更推進到餐廳和超市,他們把戰線延伸到源頭,從選擇在地食材開始。十幾箱漁貨連夜搭車,從臺東趕抵臺北準備和八個餐廳主廚來場配對活動,主廚們邊挑選邊拍照,記錄臺灣週邊海域裡的驚喜。他是小築地的幕後推手,幾十年的廚師經驗,不斷在想怎麼做,能更加珍惜食物?

每天例行的配對,廚師得花時間挑魚、搬魚、儲存,雖然增加了主廚工作量,但以在地取代國外食材,比重從百分之五十,增加到百分之七十,既能確保漁貨新鮮,又降低百分之八的進貨成本,最重要的還能遵循自然法則,像是避免捕撈因全球暖化,快速減少的野生烏魚群。四年來,劉俊輝的堅持,開始於質疑聲,好不容易客戶給予肯定,飯店全員投入,就連料理難度高的魚皮和內臟,大家也會翻書研究,努力將食材物盡其用。妥善保存,重新加熱的炒飯,在兼顧食品安全的原則下,也成了員工餐廳的菜色。

  從採購在地食材、烹飪、上桌到再利用,許多業者有志一同,將省食發揮至極大化,自然形成減少剩食的良性循環。不論是食材、運輸、保存到銷售,「管理」成為食品零售相關業者最重要的功課。把舌尖上的管理向前延伸,業者的新良食管理運動,正準備開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