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瑋婷 蕭凱堯 報導 / 台南市
接下來封面故事,鏡頭要轉回臺灣,在臺灣有個農村,村民都說,自己的家就像美術館一樣,歡迎大家來參觀,這也使得一個居民不到1000人的小村子,現在成了爆紅的旅遊景點,這裡就在台南後壁區的土溝里。十年前,一群台南藝術大學的學生,為了寫論文,從都市搬到土溝里做農村社區營造,沒想到論文寫完畢業後,一個個都變成了土溝人,在土溝開公司、在土溝成家立業。十年來的社區營造,土溝變得很不一樣。許多廢棄豬舍被美化了,成了展覽館;就連阿公的骨董夜壺,也被拿來做成水龍頭。景觀改變之後,村民也跟著動起來了,像是有四位超過70歲的阿嬤,不曾拿過畫筆,現在也鼓起勇氣當起藝術家學畫畫,透過我們的鏡頭,帶您去造訪這個處處令人驚奇的農村。
看似平淡的農村,可以很潮很時尚。這裡是台南後壁區的土溝里,真的不一樣。傳統的角落,看得到創新的FU。七彩馬賽克拼成的沙發和桌子,土溝人的客廳不在家裡,在戶外。就連一般人家的三合院,本該是古色古香,但在土溝,阿嬤的大花布,成了古厝牆壁上的大壁畫,亮麗又搶眼。原來是阿嬤棉被上的花圖騰,爬上了牆,三合院主人白毛伯,得意的為大家揭開謎底。他們家的特色還不只這樣。白毛伯很懂得介紹自己的家、有哪些吸引人的賣點,因為他們家是土溝、竹仔腳聚落,第一個接受社區改造計畫的示範戶。
拿出自己種的香瓜,白毛伯熱情款待我們,還有這兩位六年級後段班的大男生,小黑呂耀中,還有阿吉張龍吉,他們就是白毛伯口中,改造他家的藝術家。甚至還把改造計畫,延伸到白毛伯每天要耕作的農田旁。這個用馬賽克磚砌成的椅子,就立在不起眼的灌溉溝渠上,有個很藝術的名字叫「坐10分鐘的陶淵明」,因為老農就是歸園田居的陶淵明。但一開始老人家哪懂這樣的生活藝術,雖然不懂做不來,至少可以默默支持。所以,土溝的美術館不只一個,它可以是在這大一片的田裡頭,踩著泥土來欣賞。
農田種的不是菜,而是藝術家的攝影作品,一開始土溝的老人家還真不習慣,黑白照片對著自家門口,一到晚上就是怪。好在老人家的禁忌,這群年輕人又再次的克服,能夠取得村民的認同感,他們花了10年青春。10年前,小黑、阿吉還有麥可和一群夥伴,都是來自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的學長跟學弟,為了寫論文,從都市搬到土溝做農村社區營造,論文寫完,同時也愛上了土溝,還直接在土溝成家立業。如今這群年輕人在土溝開起了設計公司,改造土溝不間斷,也讓村民漸漸懂得什麼叫做公共藝術。現在只要沿著村子裡的主要道路走,處處都看的到驚奇。像是每個店門口掛的招牌,都是用切菜的砧板做的;還有這個黃色站牌,別以為它是用來等公車。
來到土溝,逛農村就像是逛美術館,還能直接逛到家裡頭。像是莊阿嬤的後院古井,歷史超過一甲子,經過了這群土溝的新移民改造,有了新故事。還有這間外觀是在普通不過的民宅,但仔細看,這門口設了一個告示牌,藝術家包阿嬤的包宅,可別錯過了。進到84歲包阿嬤的家,客廳裡擺滿畫作,每一幅畫,線條簡單,顏色鮮豔,有的還帶點梵谷那種看不太懂的畫風,別以為這是小朋友的塗鴉作品,這些可都出自於包阿嬤的手。以前拿的是鍋鏟鋤頭,現在拿的是畫筆,一開始,包阿嬤可對自己沒啥信心,會畫畫是無心插柳,5、6年前,學生們做社區改造,想改造的不只有環境還有人,開始邀請阿嬤上繪畫課,都被包阿嬤賞了好幾次閉門羹。拗不過學生們的三顧茅廬,總算把阿嬤請去上課。學畫畫還學這輩子第一個會寫的字。沒讀過書,但現在包阿嬤畫出興趣,也畫出彩色人生,還畫到辦畫展。而在土溝,素人阿嬤畫家可不只包阿嬤一個。
隔壁的道仔阿嬤,是包阿嬤畫畫班的同學,來參觀她的家才發現,一整間原本放農作物的倉庫,如今成了道仔阿嬤的專屬工作室兼美術館。畫畫這檔事,已經成了阿嬤們的生活進行式。來到土溝還會看到這間座落在田裡,長得奇形怪狀的紅磚屋,門口的郵筒是個鐵打銅鑄的書包,門把上還有一隻木雕蝸牛正在往上爬,這房子打造獨特,那麼主人的想法肯定與眾不同。原來他是來自嘉義的石雕家侯加福,說到土溝的農村社區營造,10多年前他也是發起人之一,早在南藝大學生來到土溝之前,他就先在這落地生根,那時候的他對土溝就有所期待。
侯加福從藝術家變成居民,10多年見證了農村轉型的多元風貌,從每一個村民的態度轉變而感受,也從每一戶的小地方看見。原本雜草叢生的空地,村民們一起動手整治成美麗的休閒空間;以前的舊豬舍,也跟著改造重生。雖然改變帶來觀光效益,但這裡的人,都不希望太過商業,大家還是用最純樸好客的人情味,取代過度的華麗開發,只希望大家有空來作客,看看這一個充滿多元風情的庄頭。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