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5 23:00

對抗荒蕪系列2

陳汎瑜 蕭凱堯 報導  / 嘉義縣

  「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的米倉」,但現在實地走一趟會發現,原本春天應該綠油油的稻田,卻有許多耕地、都是荒煙蔓草!今天華視新聞雜誌「封面故事」,我們持續要來關心、全台各地這一場場、農業寧靜革命。根據農委會在102年的統計,全臺80萬公頃農地,其中有四分之一是休耕狀態,過去政府推動休耕,是避免加入WTO之後,會發生「穀賤傷農」的情況。但是休耕政策,卻也導致農村更加蕭條!有沒有什麼做法,是可以活化土地,又能夠重新創造農地的經濟價值呢?上個星期「對抗荒蕪--新農村革命」系列報導第一集,我們報導了蘭陽平原上,一群高學歷農夫正在推動的「友善耕作」,今天第二集,記者要繼續帶您走訪苗栗、和嘉義,來看看、整整睽違50年之後,一群農民正在、復種臺灣小麥的冒險之旅,他們成功創造了「金黃色的麥田奇蹟」。

  來到昔日的米倉「嘉南平原」,有機農民蔡大哥告訴我們,沿途這一塊塊農田,都是荒煙漫草的休耕地。全臺各縣市休耕農地面積超過20萬公頃,但2014年春天,在苗栗、在嘉義,都有農民靠冒險和勇氣,在死氣沉沉的休耕地,打造出一片片金黃色、迎風搖曳的麥田奇蹟。

  來到苗栗縣苑裡鎮,火炎山的山腳下,這一天、我們正巧趕上了小麥田的歡喜收成。自我介紹有點「七零八落」,但這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阿公級農民,卻是全臺灣數一數二的種植小麥達人。

  小麥,溫帶作物,喜歡乾冷,早在日據時代臺灣就有耕種,但隨著1950年代麵粉仰賴進口,隨風搖曳的麥田景像,也消失不再。2007年全球爆發了糧食危機,生產大國祭出禁止出口的手段,麵粉價格暴漲,也讓這群農民決定,展開種植臺灣小麥的冒險之旅。

  起初辛苦種植的小麥被當雜草,還被割去餵牛,第一年小麥收成甚至被鳥吃光光,如果碰上颱風或豪雨,農民處境也很悽慘。2011年,苑裡鎮這群打不倒的麥農,成立全臺灣第一個以小麥為主的雜糧產銷班,現在成員也從最初試種的4個人,增加到14個,六年來他們的收成也漸漸穩定、總算是苦盡甘來。目前苑裡鎮以友善農法種植小麥,面積達到了40公頃,其中有部分是承租休耕地轉作,農民說,農地休耕還發給補助,只會扼殺農村的未來。隔著溝圳,一頭是荒煙漫草的休耕地,一邊是遍地金黃的麥田,同樣是農地卻兩個世界,而麥農的不放棄,也正在為臺灣農村注入希望。

  來到嘉義縣靠海的東石鄉,50歲的農民蔡一宏,也正在為臺灣農村找活路。這是全臺單一面積最大的小麥田,金黃色的麥穗隨風搖擺,更演繹出臨海農村不一樣的面貌,說起蔡一宏的麥田故事,得從他貧苦的童年和逃離農村說起,曾經是逃離農村的孩子,卻在42歲那年為了照顧父母,蔡一宏回鄉,棄商從農,蔡一宏在東石鄉經營有機農場,眼見家鄉土地長期休耕,農村越來越沒落,他決定承租農地種植小麥,目前種植面積已經從5甲達到120甲。現在麥田美景成了東石鄉的特殊景觀,蔡一宏有個夢想,他想召喚更多人回鄉,一起打造農村新經濟,讓東石成為「小麥之鄉」。

  從苗栗到嘉義,我們看見麥農勇敢和老天搏收成,其實背後有個很重要的靈魂人物,他是喜願共和國「總兼」施明煌,15年前他為了照顧身心障礙者的工作權,成立了「喜願麵包坊」,但2007年麵粉價格高漲,他決定聯合農民復耕本土小麥,提高臺灣糧食自給率。

  來到2014年3月,由施明煌協助契作的「喜願小麥」,農民已經有55人,而面積更一舉突破500公頃,全國的麥田已經環島串聯,而一波波的麥浪正湧現全臺灣,對這群心繫台灣和土地的人來說,愛,並不囉嗦,愛,愛勇敢去做就對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