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嘉恩 張書堯 張書銘 報導 / 高雄市
2014年7月31號,高雄發生最嚴重的石化氣爆事件,兩個半月後,記者持續追蹤,發現重建進度緩慢,對災民業者而言,求償、重建之路,遙遙無期,而高雄觀光,重挫三成。為了吸引觀光客回流,高雄市政府和業者,推出許多促銷活動,希望力挽狂瀾,搶救觀光一線生機。
熊熊火光,震天巨響,煙霧瀰漫整個天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慘重的氣爆意外。2014年7月31號,是高雄人最煎熬漫長的一夜。木工修了又修,已經數不清第幾間了,三多路、武慶街口,原本熱鬧的攤販市場,現在卻空空蕩蕩。風災過後,被炸開的壕溝,滿是積水,抽水機不停運作,工人不眠不休。
這一天,受災戶的胡大哥,帶著我們來到他在三多路的住家。為了補償災民,高雄市府啟動「代位求償」機制,由市府動用捐助善款,先賠償受災戶,再由市府向氣爆責任者李長榮化工來求償,粗估全部賠償金額,約12到15億元,等獲得理賠後,再將款項回歸善款專戶。
該怎麼補償,災民們殷切期盼。而這次氣爆,不只居民受苦,高雄深耕已久的觀光產業,連帶受影響。根據高雄市觀光局統計,高雄13家觀光旅館,今年七月和去年同期相比,從16萬成長到17萬人次,成長5%,但在氣爆事件後,八月份人數銳減,和去年相比,少了14%。
為了挽救高雄旅遊市場,高雄市多家旅館,就合辦活動,抽獎促銷,高雄市觀光局更祭出團客優惠補助,要讓氣爆後的高雄東山再起。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