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昭慈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國健署日前公布去年男女嬰出生比例,發現去年男嬰是女嬰的1.083倍,估計去年至少有2272名女嬰不知去向,性別失衡現象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嗎?婦產科醫師解釋,女性生第一胎本來生男孩的機率就偏高,再加上很多家庭只生一胎,第一胎生男生就不打算再生第二胎,因此也讓女嬰出生率相對降低。
響徹雲霄的哭聲,宣告新生命的來到,越來越晚婚的台灣,很多婦女受孕不易,只好登門求醫,期待好孕降臨。技術員利用顯微鏡,將肉眼看不到的胚胎,放入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中急速冷凍,這項極為精密的技術,是做試管寶寶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在這裡冷凍胚胎可以保存10年,存活率高達9成,成功懷孕率也高達五成。
也有人指望人工生殖可以選擇寶寶性別,一上門就開口要求醫師幫忙。然而21世紀的現在,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這麼根深蒂固嗎?我們實際街訪一般民眾。
2016年6月初,國健署公布了2015年出生嬰兒比,男嬰是女嬰的1.083倍,超過正常範圍的1.02到1.06倍,估計至少有2272名女嬰不知去向,婦產科權威醫師尹長生以40年的接生經驗觀察,沒有刻意選擇寶寶性別的狀況下,一般產婦的第一胎,也多半是男寶寶,再加上現在台灣女性晚婚,導致婚後不易受孕,再加上經濟考量,直接影響的就是生育計畫。
目前全世界已經有19位女性元首,包括了台灣總統蔡英文,就是亞洲第四位。少子化早已成為我們的國安危機,可別讓性別歧視造成的男女嬰比例失衡,再形成另一個人口結構的嚴重警訊。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