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新聞雜誌】「溼地的美麗與哀愁」光電進駐 黑琵何處去?

顧展瓏 採訪/撰稿 文楷誠 攝影/剪輯  / 嘉義縣

黑面琵鷺是全球瀕危鳥種,2018年的紀錄,全球只有3941隻,而在台灣,每年秋冬都能見到兩千隻以上。相當難得。黑面琵鷺最常棲息的地點,就是台灣西南部的沿海溼地,但如今,經濟部規劃,將在嘉義布袋、鹽田溼地,開發102公頃的太陽能光電。而且自2018年底,廠商已經陸續進駐,整地、施工!讓黑面琵鷺的生存權,面臨嚴重威脅!而大面積的太陽能光電廠完工之後,部分溼地消失了,黑面琵鷺還會回來嗎?政府力推能源轉型,又該如何在能源和環境之間、取得平衡?

清晨,黑面琵鷺低著頭、忙碌的在水塘覓食,雪白的身軀姿態優雅,牠們成群聚集、有時拍擊飛羽,有時衝刺騰空,力與美盡在其中!每年冬季,台灣西南沿海的出海口、魚塭和溼地,就會迎來這群嬌客。不僅吸引許多愛鳥人士,更成了當地最美的風景。但2018年10月,一張照片在網路瘋傳「光電毀溼地」的爭議,正式引爆!

一名英國籍愛鳥人士,在嘉義布袋鹽田溼地、拍下這張照片,一邊是黑面琵鷺休憩覓食,一邊卻是挖土機正在進場整地,強烈的對比,既矛盾又衝突!

原來,政府全力發展光電綠能,鎖定全台灣4314公頃國有鹽田,排除國家級重要溼地、生態敏感區域、和野鳥熱區,嘉南沿海日照充足的廣大鹽田,變成發展太陽能光電首選。其中,嘉義縣布袋八區鹽田的80公頃,以及九區南側、22公頃舊有鹽田,將架設102公頃的「光電示範區」,分別由韋能能源、和天泰能源兩家光電廠商得標。

華視記者前進布袋鹽田深入追蹤,這裡是英國愛鳥人士拍下照片的八區鹽田,而圍起來的管制區,正是「韋能太陽能光電廠」的部分區域!從2018年10月開始施工,溼地抽乾了水,已經看不到黑面琵鷺蹤跡。

業者解釋,當時工程剛剛啟動,正在抽水階段,才會吸引候鳥來覓食。目前光電廠預定地,一邊已經設好基樁,一邊已經裝上太陽能板,六月底全面完工,但環團高度擔憂,溼地生態已經受到嚴重破壞。

環團質疑,光電廠進駐、已經威脅黑面琵鷺的生存棲息地!避免爭議擴大,另一頭、布袋鹽田九區南側、將建置22公頃太陽能電板的「天泰能源」,對於如何兼顧環境跟綠能,業者如履薄冰,更希望社會大眾、也能聽見光電廠商的心聲!

就怕影響生態,天泰還認養了施工區和周圍、一共243公頃的區域,除了設置太陽能板的填土區,還有隔壁的滯洪池跟北側的鹽灘地,承諾進行至少21年的生態調查。像新塭變電所旁、這塊廢棄鹽田,光是目測、就能看到30幾種鳥類在沙洲上棲息,環團批評「溼地種光電」,政府政策本末倒置,更要求,業者施工過程、必須接受社會的公開檢驗!

發展鹽田光電,不只有布袋鹽田,先前有一百多種候鳥棲息的高雄永安溼地,131公頃的廢棄鹽田,也被選為發展太陽能光電的基地,在各方抗議下,最後設置了9.5公頃的光電專區。但與候鳥爭地的後果,就是太陽能板時常遭到鳥糞攻擊,影響發電效能,每半年還要再花八、九萬元的人力清理費用,在人類破壞生態的同時,生態也給了嚴厲反撲。

黑面琵鷺在全球瀕臨絕種,官方普查,2018年全球有3941隻,而在台灣就記錄到2195隻,這個數字比2017年減少406隻,分布更呈現擴散現象。原因除了全球暖化、氣候異常,專家也警告,必須正視溼地遭到破壞的危機。

2019年1月,布袋鹽田溼地,這個看起來有點呆萌的小身影,吸引了許多愛鳥人的關注。十多天前,牠在布袋鹽田被發現,身體十分虛弱,雙腳無法站立,經過動物醫院的照護,牠終於恢復元氣,野放回到大自然。這樣的動人畫面,也不禁讓人思考,台灣發展光電、真的非溼地不可嗎?

台灣能源政策,預計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將達到20%的目標,發展太陽能產業,對總體經濟與未來趨勢都有其必要性,但鹽田光電真的能走出一條路嗎?又能否兼顧綠能與生態呢?這場拉鋸戰已經開打,而不久的將來,大自然終將給我們最後的答案。¤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