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下的村落 淹水危機亮紅燈

綜合報導  / 高雄市

十年前莫拉克颱風,屏東縣累積雨量就飆達2600多毫米,林邊溪堤防潰堤,造成林邊、佳冬,都遭大水淹沒,淹水至少有一層樓高,而附近養殖漁業更損失上百億,如今避免重演淹水惡夢,業者改用海水養殖,並把魚塭堤防墊高。至於屏東縣政府、則力推「養水種電」政策,鼓勵民眾不再養魚和抽取地下水,廢棄的漁塭和農地,則發展太陽能,減輕地層下陷的問題,一起來看,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海平面下的村落,如何自救?

老人家只拿著一塊木板,在大水中浮浮沉沉,好不容易抓著救生圈,保住老命,但還有好多人困在二樓,站在屋頂求救。從直升機往下拍,受莫拉克颱風重創的屏南地區,林邊、佳冬、羌園全都成了一片汪洋;滾滾黃水,幾乎淹沒整個村落,分不清哪裡是河,哪裡是路。

這是南台灣養殖漁業史上最大災難!林邊佳冬周邊,總共5百多公傾的養殖石斑業,有九成全泡湯,損失上百億,開始漫漫重建路。魚塭邊用力撈起,準備要出貨的石斑魚,李炯頤回想十年前8月8日,驚險歷歷在目。揮不去的淹水惡夢,每逢颱風、大雨,李炯頤和附近養殖業者,都是心驚膽顫。自己的魚自己救!李炯頤投資近四千萬,把塭堤加高到兩米,更呼籲其他業者,不要再抽取地下水。

一片片追日型太陽能板,隨著光源改變角度,效能比固定式的,高出一成以上,從事光電產業40幾年的陳貴光,在莫拉克風災後返鄉,加入養水種電計畫。屏東太陽能豐沛,日照時間又長,陳貴光預估,未來20年內,一萬多公頃的太陽能板,產生7195萬度電。拔起來吃葉子,太陽能板下方,佔地一萬多公頃的溫室菜園,轉型種植有機蔬菜。

為了改善地層下陷的問題,以及農漁民生計,屏東縣政府2010年推出養水種電計畫,養水就是不再養魚,或是不抽地下水,改用自來水,種電則是在屋頂架設太陽能板,發電後回售給台電。如今河堤防固再加高,中央地方也積極治水,包括莫拉克後投入經費超過150億,以及前瞻治水預算271億,但屏東地層下陷已達3.56公尺,比雲林、彰化縣市更為嚴峻,國境之南、淹水危機持續亮紅燈。

海平面下的村落,面臨下一個莫拉克來襲時,依然危機重重,雖然下陷狀況已經趨緩,但隨著都市擴張、發展,以及極端氣候挑戰,再多工程都無法保證不淹水,因此專家建議從國土規劃、都市計畫著手,打造海綿城市,與水共存,才能有效遠離淹水惡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