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新聞 張良瑜 戴榮賢 宋佾璋 潘建任 專題報導 / 台北市
今年正式上路的108課綱,主打「素養」教育,希望學生透過實作、探索,能夠多元學習,也納入科技領域,透過VR技術和程式設計,讓以往課本上的知識具象化,但這樣的技術,偏鄉的孩子享受得到嗎?會不會間接擴大城鄉差距?
國教署國中小及學前教育組組長武曉霞:「素養這兩個字呢,其實也就是代表融會貫通的活的知識。」仁愛國中VR體驗課老師陳凱利:「透過親身經歷,然後跟他們生活的經驗做一些結合。」108課綱的主軸是「素養」,但是素養要怎麼教?這正在翻轉家長們對學習既有的印象。
他是剛升國三的陳立安,迎接他的這堂課,是他一天之中最期待的VR體驗課,上的是健康教育。戴上VR眼鏡立安眼前一片模糊,得靠同學攙扶才能緩步向前,擺脫以往用課本用文字,認識「白內障」108課綱上路後,要讓同學透過科技親身經歷。
仁愛國中VR體驗課老師陳凱利:「在學生讀完認知的部分的時候,然後戴上眼鏡,透過白內障患者的視野,然後去玩闖關遊戲,他們就可以知道說怎麼那麼模糊,看字怎麼那麼痛苦。」
國三學生陳立安:「印象會比較深刻,會知道白內障原來是這樣。」
立安就讀的公立國中擁有台北市第一間開幕的科技中心,不只是健康教育像是生物課,也會用VR技術立體呈現,以往生物課本上的人體器官活躍於大螢幕,為的就是加深學生印象。仁愛國中資訊組長 :「不會科技的話,好像是文盲一樣,所以說學生你不讓他學習這個東西,以後出入社會,我們台灣算是3C產業滿發達的國家,如果他不會這些東西的話,他以後出去外面社會 競爭力是非常薄弱的。」
99年之前是單一學科的「能力導向」,今年上路的108課綱大轉彎變成「素養導向」,把知識和教材具象化,連教材都靠老師親力親為,但這真的能幫到學生嗎?國教署國中小及學前教育組組長武曉霞:「我們需要把資訊跟生活科技做一個整合,讓學生跳脫課本。」
小小機器人沿著線路來回移動,這堂是私立國中的機器人課,從設計組裝操作都有專任老師指導,讓學生學習程式設計。
東山國中資訊組長:「因為在108課綱的科技領域的課程裡面,其實滿著重在寫程式這一塊,透過這些有趣的機器人跟實務的機器人教具,來引起跟激發學生的動機跟興趣。」
東山國中機器人社學生:「像以前我不會對某些事情想得太深入,但是上了這門課之後,因為它需要去想,然後再去把程式寫好,所以我就可以更清楚知道我等一下要幹嘛,然後再去構思出我下一步要做什麼。」
簡單來說學生不只要學習知識,也要有好態度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尤其高中職還增加多元選修課,希望培養自主學習,提早探索興趣但這樣的政策,走得進每間學校嗎?
全國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它有辦法開設很多的多元學習還有彈性學習的選修課程,那但是有些學校它可能沒有辦法,它沒有那麼多資源,再來就是它班級數少,那老師少行政人員負擔也很大。」
國教署國中小及學前教育組組長武曉霞:「科技領域就總計投入了將近50億預算,我們對於每一所國中還有國小,他在生活科技教室、資訊科技教室,他都有一定的資源的投入。」
放眼全球英國、法國、丹麥、西班牙以及澳洲等等15個國家,都把程式設計納入課綱,但我們的配套制度能否完善,只希望政府落實資源平衡,別讓新課綱的美好計畫,成為擴大城鄉差距的幫凶。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