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攻擊性強 肺部「疫」戰留後遺症

朱培滋 徐弋桓 專題報導  / 台北市

近期有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從台灣出境,回到本國後才確診,台灣到底有沒有社區感染,各界都在擔心。我們找到已經痊癒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即使已經出院三個多月,她的肺還是留下了難以恢復的後遺症,她要以自身的經歷告訴社會大眾,新冠病毒的可怕,以及擴大篩檢的必要性,來看今天的真相急先鋒!

COVID-19感染痊癒者KAI:「哈囉哈囉。」滿滿活力,渾身散發青春氣息,她是25歲的KAI,很難想像就在五個月前,她是疾管署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之一。

COVID-19感染痊癒者KAI:「當時從喉嚨到肺,像是野火燎原,時間過好慢,因為我真的很不舒服,我的頭跟胸部很熱,就是這一塊很熱,哇怎麼會這麼幸運,可以肯定的是,應該是從紐約就開始了,對因為我是在上飛機前一天,就開始咳嗽,然後發燒,中間有一段失去嗅覺。」現在說起來雲淡風輕,但住院當時承受的,身體不舒服和心理壓力,一度差點把她擊倒。

COVID-19感染痊癒者KAI:「碰不到實體的人,所以其實真的滿孤單的,可能有些周遭的朋友,知道我確診之後,就也會有一些反應,讓我不太舒服。」

還好在院方細心照料下,KAI順利出院,但病毒侵襲過後,她的肺已經受到重創。COVID-19感染痊癒者KAI:「自己唱歌的時候,或是講話的時候,需要用到比較足的氣的時候,就會唱到沒氣,就會....,然後再繼續這樣,但不會不舒服,會會會,那種不舒服,感覺就是喘不過氣來的不舒服,檢查結果確實我的肺功能,比起我一般這個年齡的人來說,確實不夠。」

講話會吃力,更別說是激烈運動,新冠病毒對肺的損傷,出院後經過3個多月,依舊沒有完全康復,其實相較重症患者,KAI已經算是幸運個案。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很多人最大部分,就是會有一些纖維化的後遺症,比較劇烈運動的時候,它氧氣供應會跟不上,所以那種喘的感覺,耐力上會影響到很大,那個功能即使再怎麼穩定去調養,可能都有一部分是不可逆的,比如說只有恢復到原先的八成。」

拿出重症患者的電腦斷層,和健康民眾的肺相比,健康民眾的肺,應該要是柔軟飽滿,但重症患者的肺,留下明顯發炎後痊癒的白色痕跡,從X光片來看,也能明顯看出,重症患者肺內呈現白色網狀,就像是傷口結痂,彈性變差橫膈膜腫脹,壓縮到肺內空間,導致呼吸困難,殘破不堪的肺,恐怕一輩子都難以復原。

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病毒還是會隨著血液,到其他的器官,現在陸陸續續有報導,像心臟腎臟腸胃道也有(損害),肺部(傷害)幾乎在所有的重症裡面,是一定會包含的。」

記者:「台灣返回日本的女學生,在日本機場被驗出確診。」眼看疫情捲土重來,近來更有不少是從台灣返國後確診,各界專家紛紛提出警訊,下一波疫情可能爆發,普篩議題也再次引發討論。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我們才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叫作精準檢測精準入境檢測,簡而言之,精準的意思就是說,先把入境的國家,做風險分層分成三層,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那我們會建議高風險的國家,比照菲律賓,能夠做全面的檢測。」

但若真的施行,篩檢成本一天就高達420萬,醫療檢驗能量,恐怕也難以應付。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費用分擔的分配的問題,是由國家埋單,還是由個人埋單,牽涉的問題太多是不是,對如果今天我們的政府,可以讓自費檢測,讓這個所謂的勞工也好,或者是公司團體也好,他們願意來負擔這個檢測的錢,那(全民普篩)當然樂見其成。」

國旅大爆發,被疫情悶壞的民眾,讓景點人潮滿滿,但看在曾被病毒找上的KAI眼裡,認為除了落實防疫,擴大篩檢找出無症狀感染者,應該是首要之務。COVID-19感染痊癒者KAI:「擴大篩檢感覺確實是,如果有的話當然比較好,因為有些可能沒有症狀的人,就可以去做篩檢來知道,就可以減少社區傳染,或者是找不到來源的這種傳染。」不想再有人承受跟她一樣的苦,KAI只希望在第二波疫情來臨前,用自身經歷提出警告,把傷害降到最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