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庭 採訪/撰稿 羅哲超 攝影/剪輯 / 新北市
除了為弱勢學童開設的在地課輔班,近年來、也有非營利組織前進偏鄉啟動了另一波實驗教育。像是在北海岸的老梅社區,就有個團體IPOWER培力學社,他們在這裡成立工作室,邀請不同專長的職人進駐,除了輔導學生課業,還教他們學裁縫、製作布袋戲偶服裝,甚至開冰店,讓孩子們學習創業家精神!這群體制外的老師,為偏鄉帶來甚麼樣的改變?教育、在山海的那一端,繼續是採訪團隊的深入報導。
週末假期,艷陽高照,兩位小店長,一早就開始開店任務。用數十把外界捐贈的二手雨傘,一一掛上後,廢材變成了裝置藝術,布置好桌椅,才剛準備齊全,立刻就有客人上門。
孩子親手彩繪的童趣店面,販賣著各種口味、清涼消暑的冰淇淋,從盤點叫貨到販售行銷,幾乎都由兩位國中生,吳浩銓跟華鵬宇一手打理。其實,這裡是長期經營偏鄉服務的團體,IPOWER培力學社,在北海岸的上課據點,融合知識與生活、教室很不一樣!IPOWER培力學社學員華鵬宇說:「大概都要做哪些事呢,擠冰淇淋賣冰淇淋,有需要點貨嗎,要啊然後就馬上叫(貨),大部分都明天就來了」。
IPOWER培力學社學員吳浩銓說:「真的很不一樣,學校就是教那些東西,國英數自社,然後在這邊有不一樣的,東西可以去學,日常生活的東西,然後帶入一些,像老師的雙語教學」。
IPOWER培力學社祕書長吳宇倫說:「以冰淇淋店來講,他們就要開始,去想物流的問題,他們每次要叫貨要叫冰淇淋,然後要去點每個口味剩多少,然後每次要做一個日結餘,然後再做月結餘,這些都是比較基本的四則運算,所以其實我們是轉換,他們的學習動能,回到他們應用本身,他們才知道,我為什麼要學這件事情」。
IGOODS愛物資共同創辦人陳家銓說:「過往的話比較多是,可能IPOWER需要什麼樣的物資,都會在我們平台上刊登,那這次因為他們需要的,冰淇淋店這些用品,比較難家中會有閒置,也因此我們就發起一個,像類似像群眾募資的計畫,把這些的資源,去買開冰店需要的物資」。
讓學員、能發揮創業家精神,從做中學。教室的一邊是冰店,另一邊則是裁縫博物館,空間充滿創意與巧思。IPOWER培力學社老師李冠瑩VS.IPOWER培力學社學員華明俊說:「等一下畫布的時候,就是要有點像用圓規的畫法,嗯,所以那圓規是不是,要有一個中心點,你才有辦法畫,嗯嗯,那你要先找出圓心」。
IPOWER培力學社老師李冠瑩說:「因為它不是在那種,制式教育裡面,比如說小朋友很排斥數學,可是其實數學是在我們,生活當中都會出現的,那這個東西你把它帶入生活當中,他們就不會覺得,他們是在上數學課,也會覺得說原來這些東西,在生活上是用得到的,我覺得那個接受度會比較高」。
把數理的概念,帶入裁縫課程,這是在學校絕對看不到的,而近期他們正在趕製,在地踩街活動的服裝,用不同的意象,完成各式造型。IPOWER培力學社老師李冠瑩說:「筱薇老師她是做實驗教育的,跟我一般接觸,我們印象中的那種,社福單位很不一樣,她給小朋友的其實就是,我給你魚,我不是直接給你漁獲這樣子,所以我就覺得這個,也許我可以來協助」。
IPOWER培力學社創辦人楊筱薇說:「這些地點其實都是有,不同的職人會入駐,然後這些職人等於,是開設實習場域,所以這些孩子等於是,在實習場域裡面學習,然後他也有真正上課的時間,會在教室裡面,所以那個時間會比較少,應該是說讓我們自己,去重新思考,教育到底要在哪裡上課」。
不同專長的斜槓職人進駐,李冠瑩原本是劇場服裝師,而吳宇倫則是英文與舞蹈老師,如今成了偏鄉孩子們校外的老師,學生的學習,也更加多樣化。不擅言辭的可以學習與人互動,喜歡布袋戲的順便學裁縫。因為除了提供一般的課輔班,他們更在意的是,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能。
IPOWER培力學社祕書長吳宇倫說:「我們進場唯一目的,就是讓孩子們有選擇,所以才不會每一個單位,他們去都是做功課跟吃晚餐,而是他們開始可以去思考說,那我去這個單位可以做什麼事情。
IPOWER培力學社學員華明俊說:「國三的時候那時候考會考,這裡有開一個會考班,幫忙做複習的,大家就是同學揪一揪,然後來這邊上課,後來老師發現到說,其實我對布袋戲,就是很熱衷在這個東西上,那老師也很願意,就是幫忙我說那想看看,然後怎麼找到一個,新的一個道路」。
把玩布袋戲偶,配著專業台詞,他是就讀高二的華明俊,也是冰店小店長華鵬宇的哥哥,到這裡學習大約三年,今年16歲,卻已經深切了解家鄉的危機!IPOWER培力學社學員華明俊說:「像以前這邊有牽罟的活動,那大家可能會出來捕魚之類的,可是會這個東西的人,可能漸漸的都已經老了,那其實基本上就流掉了,那唯一他們可能比較有,向心力的東西也就沒了,那我要怎麼去,透過我喜歡的布袋戲,幫助我的家鄉,然後能夠有正向的發展」。
IPOWER培力學社老師李冠瑩說:「我最感動的是看到這個小朋友,他把他的LINE的大頭貼,換成他在車衣服,就是連機器都進去,當小孩子會把這個大頭貼,換成這樣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他是有多愛這個東西,他是真正把這個東西放在心裡面」。
IPOWER培力學社創辦人楊筱薇說:「有一次我去復興鄉的一個國小,陪伴孩子一個禮拜,他們的一個月考,(題目)就說請問你在,你們家廚房可以發現,以下哪一個能源,那個學校百分之九十九是泰雅族,山上是沒有自然瓦斯,全部的學生都選燒柴,可是標準答案是瓦斯,這個就是在告訴你,到底那個問題在哪裡」。
北海岸、擁有山海美景,老梅社區則位於北海岸的一隅,其中,頗富盛名的綠石槽,更是許多旅人必訪的知名景點,但是人口外移嚴重,留下的大多都是老人家,也凸顯隔代教養、孩子缺乏陪伴的難題。
IPOWER培力學社創辦人楊筱薇VS.學生說:「對有一個呼吸讓大家知道,你現在要下去,你的身體要這樣,肢體語言要記得,這非常重要,所以你要用身體去帶領」。
IPOWER創辦人楊筱薇,在國外教書二十多年,曾在美國非政府組織學校授課,更曾獲得紐約榮譽師鐸獎,後來決定返回台灣。她從2015年開始,在北海岸蹲點觀察,還在圖書館免費教英文,2017年正式成立非營利組織進駐北海岸,五年來,他們為附近的三芝、石門等地區帶來資源,也讓教育與社區產生連結。IPOWER培力學社學員吳浩銓說:「(阿公阿媽)雖然他不會念,IPOWER這幾個字,但是只要我們講就是,老師帶小孩的那個,他們就會知道對對對就那個,就是也是透過這些活動,那讓我們跟在地的居民,有更多的接觸」。
IPOWER培力學社學員華明俊說:「我有試過一個東西,我以前排戲的時候,一些阿公阿媽會靠過來,說弟弟你怎麼會布袋戲,他們在看的過程中,我可以問他一點社區有關的故事,我能做到的,甚至可以做一個家鄉故事,然後變成一個導覽活動」。
IPOWER培力學社創辦人楊筱薇說:「這些都是滿有趣的一個考驗,對教跟學的人來講,在這些實驗教育的未來規劃,是希望說在場域實習的比例會偏高,那同時我們會讓所有在這邊學的東西,都可以有一個認證的單位」。
一群體制外的老師,來到偏鄉,以行動實踐夢想,一群被忽略的孩子,因為有了陪伴關懷,學習的動力和改變的勇氣,都在這裡萌芽。
IPOWER培力學社祕書長吳宇倫說:「我們都希望他們可以去,經營出屬於他們自己社區的教育,是該長什麼樣子,而且它可以一直永續地發展下去,然後同時讓這些社區,可以慢慢的有新的火花,在這些社區燒起來」。
IPOWER培力學社創辦人楊筱薇說:「我準備了我自己一輩子,就是要在教育的領域裡面,能夠找出下一個教育的樣貌,所以在北海岸所謂的偏鄉,我反而看到了未來教育的契機」。
翻轉教育、這場行動,這場革命,正從北海岸開始擴散,為在地注入新能量,替孩子們的未來帶來新樣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