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霏 採訪/撰稿 吳之銓 攝影/剪輯 / 高雄市
說到美濃,很多人都會想到油紙傘、好吃的客家粄條和白玉蘿蔔,不過,近年來,除了美食,美濃出現了更豐富的樣貌。帶來改變的年輕人,他們不只是回鄉種田而已,而是將一些品牌經營手法,移植到農村,為地方創生、注入新的活力。當都市年輕人遇到鄉下務農的阿伯,當文創遇到百年老店老街,他們的想法作法要怎麼融合,迸出火花呢?「許家鄉一個未來」系列報導,繼續帶您來看地方創生、如何跨越世代,為老產業、尋找新未來。
對於美濃你曾經的印象是什麼,江克白市集攤商說:「我覺得客家文化是很棒的,所以可以來這邊吃粄條」。
謝國耀美濃藍衫行老師說:「這些年輕人都是往都市往工廠裡面集中,那留在鄉下的都是老弱殘兵」。
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對我來說其實我個人直接講,我覺得美濃滿無聊的」。
除了粄條除了紙傘現在的美濃有了不同的樣貌,江克白市集攤商說:「我在高雄住來這邊是完全不一樣,步調比較慢一點」,洪小飽市集攤商說:「美濃假日觀光客也滿多的,所以觀光客滿喜歡這種市集」。
寧靜的美濃在假日突然間沸騰了,一朵朵白色陽傘開滿永安老街,很多人第一次來這兒擺攤,搬出自家產品,有的是前一天剛從田裡摘下的蔬果,有自家烘焙的麵包,吃的喝的用的五花八門,大家聚在老街,就像辦喜事一樣,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OK嗎、可以嗎,謝謝不好意思今天早上比較混亂一點,下午應該會滿多人的因為我們現在禁止車子進入,其實大家這樣散步還滿舒服的,慢慢走其實還是希望大家回到老街,加油OK謝謝,阿姨謝謝謝謝,抱歉抱歉早上比較忙碌一點」。
陳佳鴻是老街市集的主要推手,今年27歲不是美濃人不會講客家話,數位內容設計系畢業,2016年開始在美濃進行農村規畫,去年採訪小組第一次見到這位外地來的年輕人,當時的他正準備尋找據點落地深耕,一年後看到他仍黏著在美濃,有了具體目標,結合更多的年輕人,想讓美濃變得有趣。
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他今天有幫我們做工作服,然後他還有印橙蜜番茄,我們就跟他合作,用美濃的一些意象做新的衣服或文創商品,像我們的工作服就是這一間做的,有沒有很多汁,我們今年有喊出一個口號,就是自己的街自己造,為什麼喊出這樣的口號,是因為,我們希望說我們自己的老街有不一樣的樣貌出現,不再是像全台灣模組化的老街一樣,我們希望這些青年品牌可以學習外面,把他的商品精緻化,然後把他的商品可以上架到外面的通路,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這裡90個攤位,多數來自旗山美濃九個區的新創品牌,當中不乏社區的老產業,才剛與朋友熱情招呼,陳佳鴻一轉身,想要打造一條街,浪漫的背後其實是許多現實的考驗,小從垃圾大到年輕人返鄉的生計問題,能站在這條老街上的每個老闆都不容易,洪小飽美濃市集攤商說:「我太太是美濃人,所以我是跟太太回來美濃這樣子,回來大概五年多了,我在花蓮學會種田,所以就回來美濃種田,除了剛開始種沒有種得很好,種的問題,還會遇到賣的問題,像我們自己都是在網路上行銷這樣賣,做宅配這樣」。
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美濃其實不是沒有年輕人,而是他找不到這樣的人去詢問說,我想要創業但是我不知道怎麼開始,這邊第一家店,她大學一畢業就說想要回來創業,但是她不會寫政府的計畫,或是一些創業計畫,那我們協助她去梳理她的想法,剛好也讓她拿到50萬的經費,順利讓她落地生根」。
就這樣這幾年永安老街上,有了糕點有了在地文創小物,還有網路票選必排商店,這些新活力新文創,帶動年輕人觀光客走進來,而老街之所以獨一無二,更深厚的在地特色,是來自於百年老店的底蘊默默支撐,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像街區老店百年老店,像長城皮鞋行,或是錦新藍衫行,比較年紀比較大的阿伯,我們辦這樣的活動我們也很常跟他們說,我們開始幫他們規畫一些店面的陳設,其實我們就是在做一些街區的串聯,我們老街自己導入自己的品牌,把這邊變成屬於我們自己的老街」。
謝國耀美濃藍衫行老師說:「我不是很了解,但是他曾經跟我說過,美濃客家不管哪一方面,他能把它炒熱起來,他除了專業知識之外,他最主要他很喜歡接近我,他很喜歡接近其他的文化代表,一些老一輩的長輩,他會聽你們在談,他想要了解」。
68歲的謝國耀老師,看著門口人來人往,讚嘆這條街很少這麼熱鬧過啊,美濃是安靜的守舊的,就如同他們仍堅持用手工,慢慢地裁縫客家藍衫,這是傳承百年的文化,當他和太太從父親手裡接下產業時,沒想過這百年手藝會在這個寧靜的小鎮爆紅,謝國耀美濃藍衫行老師說:「我家裡面上有五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我沒有哥哥、沒有弟弟,你想我家裡面可以讓我學這個嗎,不可能嘛,偏偏我又不是讀書的料,所以那時候我受不了這無形的壓力,就跑去讀軍事學校,那時候我就跟家裡的文化產業完全脫離,我一直到,我太太一直認為,我爸爸已經90歲了,她毅然決然說要回來,她回來一來是照顧父親,二來她主要是學父親的技藝,傻人有傻福,那時候客委會成立,我家一夕爆紅,一夕爆紅後我太太才緊張了,她一個人,所以趕快說要把我調回來,我就結束了,我就提早退休我就回來」。
當年的漂鳥青年退休返鄉,開啟事業第二春,謝老師的父親是客家藍衫國寶謝景來,當年謝景來將產業交給兒子和媳婦時,曾期許他們傳承客家文化精神,謝老師很認真地尋訪地方耆老,將客家服飾文化一點一滴找回來,老裁縫車現場手工訂製,吸引觀光客一批接一批地進來,客家藍衫賣的是老文化,但也隨著市場面,發展到花布包帽子等文創時尚。
謝國耀美濃藍衫行老師說:「我要用文創做出新的東西吸引人,現在保存原來的東西吸引不了人,對不對,網路上創造自己的品牌,我是滿欣賞我們台灣的年輕人,這方面我很佩服的地方」。
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美濃其實蘊含豐富的人文文化,這是不可抹滅的,我也喜歡這樣的文獻資料我也會去考查,但是當我們把這些變成文化的時候,要怎麼把它轉成現代,跟現在的族群或是讓消費者結合,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老街的老店正在轉型,美濃的老產業也開啟了與年輕人的對話,這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了四分之一的小鎮,很多時候街道上只看見老人家走動,現在田裡多了年輕人,還有老人家看不懂,外地人好奇想一探究竟的藝術活動,美濃迎來人潮關鍵點在於,善用在地資源讓它變得更有趣。
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他來這裡可以玩什麼,其實,大家不意外的就是來這裡拔蘿蔔,農事體驗藍染紙傘,買藍衫這些東西以外,好像就沒有什麼特別東西,我們現在在做的是創造美濃有趣的事情」。
現在假日的美濃是有趣的,經常有不同的活動觀光人潮多,但平日的美濃是安靜的,戶政事務所的資料統計,美濃這五年來,在地人口從4萬1,167,下降到3萬8,653人,減少2,514人,其中25歲到50歲的青壯人口,減少1,852人,占總減少人口的七成左右,這些人大多外移到其他地區。
曾振寧全美客家文化基金會理事說:「把老街真的變成一條老街,而不是一個市集而已,我是美濃人,可是我6歲就去台北讀書,12歲就出國,我在美國住了43年,兩年前才回來」。
曾振寧早期移民國外,現在返鄉,看到家鄉的改變有感動也有憂心,感動於美濃的純樸依舊多了活力,憂心每一次的活動結束曲終人散時,下一個火花會在哪,而這些年輕人又會到哪,會不會留下繼續打拚。
陳佳鴻米濃聚落創辦人說:「很多人問我說,你不是美濃人,你幹嘛來做美濃的事,其實我們在大學學了這些東西,學了設計學了知識學了企業管理,能不能活用到農村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可以的,這件事我會不會一直做下去,我會,我會很堅決地跟你說我會一直做下去」。
美濃的振興除了在地人的努力之外,還有外地青年的一份用心,什麼時候會讓外移人口回流呢,當它展開雙臂歡迎外地人進駐,當年輕人願意傾聽在地的需求,願意去付出時,它的魅力一點一滴地展現,也就有了希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