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婷 採訪/撰稿 李宇承 攝影/剪輯 / 雲林縣
疫情逐漸趨緩了,民眾的生活也可望慢慢恢復日常,等到全國疫情二級警戒解除,您家的長輩想出門走走、該去哪裡呢?不妨建議他們可以到各地農會開辦的「綠色照顧站」。全國31家農會都陸續創辦社區照顧據點,透過豐富有趣的活動和課程,希望讓長輩走出家門、快樂學習。像是雲林縣的莿桐鄉農會,就找來返鄉創業青年擔任老師,結合在地農產,以青銀共學的方式,一起研發創意餐飲,希望再造地方經濟的新契機。這種綠色照顧,結合了地方創生,也傳承了長輩們、最寶貴的人生智慧,透過鏡頭,我們帶您走一趟莿桐,體驗充滿家鄉味的美好生活。
每個星期一,莿桐鄉65歲以上,有報名參加綠色照顧的阿公阿媽,都會來到莿桐農會旁的基地上課,這天,鄰近的育仁國小高年級學生,透過青銀共學,展開一場很特別的戶外教學,綠色照顧站遍及全台31個農漁會,從2020年開始運作,涵蓋熱情活力元素的每一堂課,總是緊扣在地精神,強調特色產物。
張鈺萱莿桐農會總幹事說:「自己種的國產豆的品種,在地種黃豆,我們這樣可以減少碳足跡,而且我們可以吃到,全部統統沒有基改的」。
全國超過七成的豆皮供應來自莿桐,推廣國產黃豆,以綠色照顧這門課做開場白,自然產生奇妙的連結,課程設計的巧思都來自於她,莿桐農會總幹事張鈺萱,張鈺萱莿桐農會總幹事說:「我們把綠色照顧活化了,它跟一般的長照不一樣,我們也把整個莿桐精神,莿桐農會我們的熱情,融入在裡面,所以阿媽就像我們的家人」。
綠色照顧成員廖春桃說:「讓它下去一點,拉起來綁緊,綁緊這手下壓,(右)手拉緊(左)手下壓,一直往下壓」。
綠色照顧成員廖素娥說:「攪拌到底部這樣,這樣轉圓圈,再(攪拌)中間」。
在這裡,長輩不只是被照顧的角色,他們還能展現累積多年的生活智慧,濃縮人生經驗,教學相長,字字珠璣,張鈺萱莿桐農會總幹事說:「我們還有外師,譬如今天我們就請到了,莿桐最有名的,女王她在整個台灣的咖啡界,這個老師是非常有名的」。
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今天不管年紀多大多小,一律統稱同學」。
她是莿桐青年返鄉的創業代表,人稱女王,推廣咖啡文化,是她每天的工作,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知道要幹什麼嗎,做豆漿咖啡,有這麼簡單嗎」。
現在,她要讓莿桐的長輩循序漸進輕鬆上手,調製一杯創意飲料,邀請大家共同品嚐迷人的咖啡香,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可以真的可以,無咖啡因啊,你好聰明喔,我們今天為大家準備的咖啡,是去咖啡因的咖啡,焦糖每一杯加15毫升,豆漿請你加100毫升,芝麻醬大概適量,半勺大概是2到3克左右,然後加一顆冰塊,咖啡15(毫升),接著分層很重要嘛,所以上面我們把豆漿,打發之後就可以鋪在上面,這一滴香油非常非常的重要,但是它不能多,整杯舒服拿鐵,就是長得又好看又好喝,層次又豐富」。
青銀共學,人人都可以扮演老師的角色,長輩與孩子之間,此時此刻,站在同一個起跑點,微調咖啡口感,國產黃豆讓這杯舒服拿鐵,瞬間貼上了莿桐專屬標籤的浮水印,綠色照顧成員林燕說:「哈哈哈,聞聞看」。
食材完全不浪費,運用農村智慧,將可以再被利用的資源,回到土地與田間,讓豆粕鞠躬盡瘁徹底發揮,張鈺萱莿桐農會總幹事說:「到田裡面去做肥料,豆粕我們就會去再利用,因為這個蛋白質含量非常高」。
豆粕最後的去處,可以選擇回到土壤繼續滋養作物,記者VS.綠色照顧成員說:「有沒有,這是紅蔥頭,這是蒜頭,這麼大顆喔,還不夠大顆還會再長大,這樣拔起來喔,真的耶這麼大顆還會再大,這個葉子會乾掉,我跟你說這個會乾沒錯,如果長得比較好一點的,就不會乾」。
長輩經年累月的田間操作技巧,是台灣農業的知識寶庫,記者VS.廖春桃綠色照顧成員說:「阿媽你什麼都會耶,這個都有種過,以前我們都種過,都是內行人,古早時代我都是種蒜頭,種到現在沒辦法(下田),才沒有種,蒜頭(種下去),要差不多七個月才能收成」,韭菜調味畫龍點睛,記者VS.綠色照顧成員說:「韭菜很有分量(很好種),一長就很多,一直採收它就一直長,可以撐很久,愈採收它長得愈好」,豆粕瞬間成為餐桌上的另一道美味,
李婉婷記者說:「惜福的莿桐阿媽,以豆渣再加上自己種的韭菜,就能變出一道,美味的農村特色料理」。
豆粕加韭菜簡單炒,這是早年農村,田間作業期間,既豐盛又營養的點心,綠色照顧課程,看似新的學習,來上課的導師和共學的下一代,也透過相互討論,增長知識,廖家玉綠色照顧成員說:「鳳梨頭才會甜,要挑選要挑這個比較開的,目比較開的大一點的,這樣的鳳梨會比較甜,也比較好吃」。
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現在這一季的鳳梨正是產季,多汁的我們選的是古坑的金鑽,香氣的部分,我們選的是(台)17號的鳳梨,它可以拿來吃拿來喝,它一樣可以入咖啡」。
鳳梨的香甜風味,穿透咖啡,味蕾的層次更飽滿充實,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就是鳳梨咖啡」。
李學人雲林育仁國小校長老人家阿公阿媽說:「是家裡面的寶,是社會上的寶,我們會安排一些機會,讓小朋友跟長輩做互動來學習」。
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讓大家是可以,把豆漿這件事情,是非常高級又非常親民,而且我們可以透過自己所學,然後再用一個比較輕鬆的方式,去分享給他們,藉由咖啡這個媒介,它就可以串起我們,不管哪一個年齡層的生活,讓咖啡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屬」。
街道上轉角邊的咖啡廳,青年返鄉創業,以咖啡這個時尚元素,深耕在地、回饋家鄉,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鄉下咖啡館,其實我們很少會有過路客,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走入人群,譬如說到農會裡面,去做青銀共學,就是很好的鄉里回饋,你就看到這些長輩,他可能原本都不喝咖啡,活動的連結或者是,教材的改變,讓他們覺得說,其實喝咖啡,它也是可以非常在地化的,非常有趣的」。
從小在莿桐的長大的廖思為,是大家口中的國王,身為藥局二代,他不接班,和另一半王琴理一起回鄉創業,以創意咖啡成為綠色照顧的另一個基地,廖思為莿桐咖啡館業者說:「它有一個很獨特的魔力就是,它其實是一個媒介,農村裡面有了一家咖啡館,其實它發生了很多的可能性,認識咖啡認識自己的故鄉,認識農產品,我們可以去鍵結了很多關係,活到老學到老很重要,讓這些老人他們再學習,也會有了新生命,他們就會像以前回到求學時代,這樣重新去學習,又重新開始注入新生命」。
農村裡的咖啡廳,也是聚會與消息傳遞中心,所有緊密關係維繫與弱勢關懷腳步,都從這裡出發,廖思為莿桐咖啡館業者說:「當她知道了比方說,甘西村的婆婆沒有尿布的時候,她可能就可以,(在)店裡面的(客)人就,我們一人出一包,就可以去做這些事情」。
活到老學到老,綠色照顧讓家中長輩白天有地方學習,從做中學、學中玩,無論如何,田間依舊是她們最擅長熟悉的舞台,記者VS.綠色照顧成員說:「這個算輕鬆的」。
拿起鐮刀,採收高麗菜的清脆聲響,是鄉間最悅耳的旋律,記者VS.綠色照顧成員說:「不好採收刀子不夠利,哇這好大顆,阿媽你以前有做過這工作嗎,有啦農民,怎麼可能沒做過這些,我19年次的啦(94歲)」。
二代青農將上一輩的經驗智慧傳承,台灣農業才能更上層樓,林春生莿桐菜農(綠色照顧站)說:「可以結交新的朋友,就有不同新的思維,媽媽的(種菜)基礎,加上我在外面學的農業知識,思維去結合去磨合的話,去蕪存菁啦」。
母親參與綠色照顧,讓林春生能安心在田間工作,2015年的模範農民榮耀,讓"莿桐空心菜達人"名號,更為響亮,林春生莿桐菜農希望媽媽有機會的話說:「把社區裡面的長者,在家裡面無所事事的話,就在那邊想,把他們帶到綠色照顧的話,像這些老有所終的話,整個社區的氛圍會比較好」。
從產地到餐桌運送過程不用十分鐘,轉場廚房炒空心菜畫面,各種食材充分應用,採收的高麗菜可以做泡菜,剩下的還能清炒加菜,炒高麗菜畫面,張鈺萱莿桐農會總幹事說:「我們覺得,希望把莿桐的美好,透過這樣綠色照顧的活動,一起傳遞出去」。
農村新勢力,年輕的一代肩負重任,林春生莿桐菜農說:「以前都是這樣照顧我們,提攜我們長大的,我們要有一種感恩的心」。
田間的智慧傳承,倚賴經驗豐富的長輩,廖思為莿桐咖啡館業者說:「當他學了這個技藝的時候,他很容易跟大家去分享」。
綠色照顧,讓活到老學到老,不是口號,王琴理莿桐咖啡館業者說:「可以注入年輕的活力進來的話,反而是一個很棒的火花」。
張鈺萱莿桐農會總幹事說:「他們每天都很快樂,活得很健康,他們的小孩就可以去拚經濟,綠色照顧是另類的地方創生」,活化學習課程,青銀共學的火花,不只營造另類地方創生的元素,還有千百種可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