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野灣 搶救小雨燕|人與自然的拉鋸戰|華視新聞雜誌

蘇韋宣 採訪/撰稿 林際翔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人類的活動和大自然存續,會不會演變成一場拉鋸戰呢?台東縣政府正在進行體育館的整修工程,因為屋簷有大量小雨燕築巢,因此,縣府在附近為牠們打造15個小屋,將小雨燕的雛鳥遷移過去。原本是一片好意,不料卻干擾鳥類原本的生活,估計雛鳥已死亡近百隻,仍有一百多隻接受緊急安置,這是一場為生命搏鬥的救援行動,保育人員如何為野生動物,築起一道溫柔的保護網,透過鏡頭一起來看。

動物醫院裡,照養員廖朝盛帶領志工,正親手哺餵隻小雨燕寶寶,這是台東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雛鳥救援行動。四天來多隻幼鳥,有的搶救無效,有的生命垂危。紙箱是傷鳥的加護病房,脫水嚴重、無法進食,小小的生命正和死神拔河。保育專員廖朝盛說:「這幾隻比較不好餵,牠到現在眼睛都還是閉著滿虛弱的。我下去之後,牠嘴巴馬上就開,沒有馬上閉著,有一個反嘔的動作出現,然後牠們也偏消瘦。」

整起事件得從6月11日,台東縣立體育場啟動翻新工程說起。記者蘇韋宣說:「來到台東市區的縣立體育館,可以看到天空中有成群的小雨燕盤旋,因為牠們的巢穴,就在體育館的外牆周圍。不過近日因為整修工程,縣政府必須搬移鳥巢,沒想到卻因為習性不合,引發兩百多隻小雛鳥的生存危機。」

台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林政宏說:「我們這邊每一個柱子都有彎彎的溝槽,牠的築巢都築在溝槽裡面。林政宏說:「體育館算是比較有年限的建物了,我們在施作過程中,就發現一定會影響到棲地。移除出來的雛鳥,就把牠放到裡面去,做了錯誤的示範。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台東縣政府教育處的不當作為,將面臨6到30萬元罰鍰。但迫在眉睫的,是該如何讓失親失家的幼鳥存活下去。6月11日移巢當天,218隻小雨燕被裝進桶子裡,放進巢箱,隔天幼鳥情況急轉直下,甚至奄奄一息。台東縣政府緊急救出,將牠們送往車程一小時遠的池上鄉野灣動物醫院。

診療室的地板上,擺滿裝著雛鳥的箱子,醫療人力和物資緊繃,獸醫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為瀕臨死亡的小鳥,進行人道處置。保育專員廖朝盛說:「安置到鳥巢的時候密度滿高的,所以容易有一些外傷的問題。無論是腳被纏到或者是骨折,都有發生。」

廖朝盛說:「6月12日安樂死的45隻,目前全部都包在這邊,因為第一天動物狀況最多,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取捨。」小小的鳥兒蜷縮成團,纖細的絨毛遮不住瘦弱的身軀,照護量能緊繃,野灣醫院只好聯繫全台各地鳥會,陸續分批送出85隻狀況穩定的小雨燕,期待帶來一線生機。

小雨燕屬於特有亞種,在台灣原生的雨燕當中體型最小,常見於低海拔區的上空,與人類生活範圍重疊。一般人對牠們欠缺了解,也讓牠們的生存瀕臨危機,廖朝盛說:「成鳥的育雛時間,不建議去動鳥巢。因為不知道,成鳥找不找得到移動的位置,小鳥乞食的叫聲,成鳥不見得聽得到。也有可能因為驚擾了鳥巢之後,成鳥就棄巢。」

人類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張,與野生動物共處摩擦不斷,而這類緊急救傷行動,早已是野灣醫院的日常。野灣醫院人員王時瑋說:「你在抓牠的時候,沒有被戳到吧。」前往台東市區,民眾通報有一隻大型野鳥黑冠麻鷺,整個下午趴臥在地上動彈不得,受傷情況不明。

從台東市區回到野灣醫院,車程長達一個多小時,這條路卻是整個花東地區,野生動物救命的唯一選擇。過去野生動物救治單位,全台灣只有三處,分別位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和屏東科技大學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東台灣儼然是大缺口,直到2020年野灣成立,才化解東部的困境。救傷人員返抵醫院時,天色已黑。

獸醫師林宇璇和照養員吳佳瑾,是野灣動物醫院的創始團隊成員,他們在屏科大動物收容中心工作而結緣,並立下宏願,要為東台灣的野生動物築起一張安全網。獸醫林宇璇說:「其實我是讀森林系的,所以我以前比較多經驗,是對野生動物的野外調查。做調查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傷亡,想知道我還可以再多做點什麼。去屏科大獸醫系的時候,剛好那邊有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所以去那邊當志工,認識了一群不顧一切的人。」

評估傷鳥已經失去下肢知覺,無法停棲在樹上,形同喪失野外生存能力,醫院無力復原,只能人道處置。獸醫林宇璇說:「想做的包含醫療、救援、教育宣導以及最後的研究。因為我們最熟悉的事務,就是獸醫師的事務,所以先有一間醫院,我們可以就繼續做其他的事情。」

野灣是東部地區救傷前哨站,也扛起失親小動物的養育和野放重任。保育專員吳佳瑾說:「這邊是哺乳室,這邊大概都是一些失親的幼獸或幼鳥。像這一餐有白鼻心、蝙蝠、兔子、綠繡眼、五色鳥,我們會穿哺乳裝,把我們的身體遮蔽,減少動物對人類餵食,產生連結。」吳佳瑾說:「白鼻心是被狗叼走,然後民眾發現。也有人類在耕作,不小心把牠們的巢破壞掉,導致媽媽跑掉,留一窩小朋友在那邊,通常就是這樣被送過來。」

吳佳瑾說:「這樣年紀的小朋友,一般在野外都會抱著媽媽,但是現在在我們這邊,我不可能讓牠抱著,所以我們就用玩偶去替代。」吳佳瑾說:「如果是從小時養到大,這過程很長,要費很多心思。不管是食物也好,環境也好,訓練也好,到牠野放的那一刻,這過程反而是最累最辛苦最棘手的。」

6月16日救援第五天,院內小雨燕僅存56隻,但復原情況逐漸穩定。保育專員廖朝盛說:「看一下小雨燕的飛行狀況,我會先把鳥放到網子上,看牠的狀況怎麼樣。因為牠一隻眼睛閉著,一隻眼睛閉著,通常是代表精神狀況沒那麼好。」小生命得以倖存,最終回歸自然,是野灣人最大的心願。廖朝盛說:「最終目標是不要有醫院,不要有醫院,就代表沒有動物需要處理這些事情。

人類與自然如何共存共好,這段學習過程或許漫長,但是開始永遠不嫌晚。而野灣就像一座燈塔,照亮回歸山林之路,陪伴動物們一起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