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鹽田 新故事|井仔腳鹽田 拚文創觀光|華視新聞雜誌

蘇韋宣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今年暑假,全台第一場鹽田光雕秀,在台南最古老的井仔腳瓦盤鹽田炫麗登場!五彩繽紛的燈光,環繞全場,展現了不同於白天的鹽山風景,也喚醒許多人對老鹽田的記憶。目前全台灣只剩下兩座百年鹽田,其中有兩百年歷史的井仔腳瓦盤鹽田,近年轉型文創力推觀光。而1824年設立的布袋洲南鹽場,歷經多年廢曬,好不容易在2008年才起死回生重見天日。老鹽田如何走出新生,讓日曬鹽重回餐桌成為料理之魂,一起來看。

毒辣的太陽下,鹽田泛著淺淺水光,鹽堆倒映在清澈水面,仔細一看一座座小山全都穿著雨衣,防範夏季暴雨。鹽工王黃芙蓉說:「把水流掉避免鹽溶掉,這裡水太多了要排掉,排掉的話如果下雨鹽才不會溶掉,如果沒有排掉,它就不會成鹽。」

每年六月進入夏季,遇上午後雷陣雨,高鹽分的海水經過稀釋,難以結晶成鹽。萬一颱風侵襲,不僅鹵水化為烏有,土堤更恐將嚴重毀損。此時的鹽田只能進入暑假,但老鹽工芙蓉阿嬤卻沒閒下來。王黃芙蓉說:「如果是用一般的沙子會漏水,用比較黏的土比較不會漏水,不然遇到下雨這些水要怎麼辦。這也不能用水泥,水泥補下去就把它封住,下雨後就不能開了。」

鹹度過低,鹽田難產,眼前的鹽堆全是經年累月剩餘的粗鹽,留作遊客拍照、體驗的觀光風景。台灣守護文創團隊成員郭建武說:「在台南傳承兩百多年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十幾年前,恢復開放的時候,有一批老鹽工回來傳承曬鹽古法。像我手上這個傳統工具,叫做鹽收,但是要怎麼使用,我們來請教專業人士。」台灣守護文創團隊成員郭建武說:「用凹槽的那一面,往前推,慢慢地往前推,然後集中完一堆,就要把它盛起來,收到扁擔裡面。」

一肩挑起兩籃將近一百公斤的白鹽,芙蓉阿嬤步履穩健。台灣的鹽田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1977年從專賣走向自由交易,每日鹽產量最高可達3500公噸。但2000年後,人工曬鹽不敵低廉精鹽,台鹽公司宣布廢曬,老鹽工也紛紛被遣散。2002年,南市政府將井仔腳瓦盤鹽田公告為歷史建築,恢復日曬鹽,由文創團隊進駐轉型觀光。

郭建武說:「井仔腳鹽田,最早的名稱叫做瀨東鹽場,它早期是在高雄大林蒲,移到現在佳里這個地方。因為大雨洪水的關係,導致鹽田損害,再加上海岸線一直退,跑到我們北門井仔腳,是1818年。」台灣守護文創團隊創辦人陳仁昌說:「這邊最出名的是夕陽,後來才接觸到,這裡是真的還有在遵循三曝九曬,天然日曬海鹽,我們還有五個鹽工,在遵循古老的技法。」

沿著田邊小路,這座瞭望台是舊時專賣制度,避免鹽工私藏白鹽,派警察站崗盯梢的鹽警樓。郭建武說:「水藍色那個叫水門,水門打開之後海水會湧進來,就可以開始曬鹽。第一個大蒸發池就要開始曬,曬到第三格要十二天,然後我們才會再引進小蒸發池,也就是這後面的這三格。這十四天不能遇到下雨,不能遇到天氣太大的改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日曬鹽到最後沒有人。其實我們是半開放、半觀光、半教育,然後再半產鹽。所以我們一直在說,我們是打造台灣鹽產業的應許之地。」

夕陽將井仔腳染上暮色,百年來,日曬鹽產業走向沒落。但是當夜色降臨,鹽田卻在五光十色的燈光中,換上新風貌,喚醒民眾對鹽田的回憶,也塑造新印象。全台原先超過五千公頃的鹽田,如今僅剩不到五十公頃仍有產鹽。不過這場重生戰役,井仔腳並非單打獨鬥。

蔡炅樵穿著雨鞋巡視鹽場,熟練地調度鹵水,完全看不出他其實是半路出家的鹽工。身為嘉義布袋人,蔡炅樵過去是報社駐地記者,眼見洲南鹽場即將消逝,他才轉念從單純的記錄者,成為技藝傳承人。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說:「民國85年的時候,我們一群朋友成立布袋嘴文化工作室,差不多民國90年前後,我們知道鹽田即將廢曬,就只能夠拍拍照,那時候就說幫鹽田拍遺照。」

1824年,原先在台南七股的洲南鹽場,因為洪水毀損,遷移到嘉義布袋沿海,曾在1950年代開闢高達一千八百多公頃,堪稱鹽田的白金歲月。蔡炅樵說:「進一步到民國97年,就是2008年,因為產業文化資產的計畫,給了我們一筆補助款,讓我們有一個機會,可以重新回來,整建這片洲南鹽場。」

蔡炅樵說:「進來洲鹽場後,土地公給我們出了三張考卷。第一張叫做鹽曬不出來,它之前已經荒廢了六、七年,整個土地的土壤結構是龜裂的,海水引進來會滲漏。還好那時候有一群老鹽工的協助,他們技術傳承給我們,花了三年才終於把鹽曬出來。」

洲南鹽場主任沈錳美說:「洲南鹽場,來做環境教育體驗的人,基本上都會認識到這個植物。」沈錳美說:「鹽地的植物濱水菜,它有一個好處,它可以保護我們的土堤,讓我們的土壤不會流失掉。」沈錳美過去也是媒體人,婚後隨先生蔡炅樵投入鹽田復曬。在鹽田的休養期,沈錳美帶著鹽場的年輕員工,在堤岸插枝固土。

不只要傳承老工法,他們也要守護產業和生態的平衡。沈錳美說:「鹽田消失代表一個溼地消失,也代表了一個地方鄉村的沒落。」洲南鹽場保育鹽田和環境的一大目標,就是希望能帶著孩子們走進這片地景,親身體驗課本中的自然科學和生態知識。蔡炅樵說:「我們常常講曬鹽有七個字口訣,叫做水地風光人曬鹽,每個小朋友或大朋友進來了,我們在講的其實是,人跟自然環境的友善互動。」

今年29歲的黃律慈是台南人,在她記憶中,鹽田荒廢的景象,和父母口中生氣勃勃的模樣完全不同。六年前她來到嘉義,成為鹽田新世代。洲南鹽場員工黃律慈說:「在你不習慣的環境裡面去探索,這件事是有啟發性的。在鹽田這個有限的範圍內,我們可以去談海水科學,我覺得是跨領域的知識。來這邊不光只是勞動而已,它有各個層面,都是跟社會接軌的。」

不只是環境教育的場域,洲南鹽場也盼望能讓台灣天然日曬海鹽,重新回到日常餐桌。透過異業結盟,日曬海鹽其實已經為在地美食,掀開精彩的一頁。布袋在地烘焙坊創辦人郭明昌說:「鹽巴可以增加麵筋的形成,麵包的風味。」兩年半前,郭明昌和蔡孟芬夫妻,回到嘉義開創烘焙坊,以故鄉的鹽為主角,開發第一款在地風味麵包。布袋在地烘焙坊創辦人蔡孟芬說:「鹽花奶油捲,是我們在布袋做的第一顆麵包。」

郭明昌說:「你會覺得說,我們麵包會比較有風味、層次更多,就是因為來自洲南它們的鹽花藻鹽,風味都會更強烈一點,因為礦物質更多。」蔡孟芬說:「在協會裡面,我們找了邱家兄弟,把他的烏魚子放進去我們的烏金酥裡面,真的是很大塊的烏魚子。我們會做一些特色的產品,像義竹的桑葚、阿里山黑糖,我覺得是滿具有家鄉味的麵包。」郭明昌說:「只要洲南鹽場有活動,就幾乎會帶著我們一起參與,我們也一直把鹽,再發揮更多烘焙的產品。」

燒烤過的海鮮清甜,撒上鹽花更襯出濃濃海味,嘉義布袋鎮上包含居酒屋、麵包店、烏魚子工廠,都有洲南鹽品的蹤影。而蔡炅樵和沈錳美的角色,就像白鹽,作為各種料理的配角,為布袋人的產業、教育和環境,畫龍點睛。沈錳美說:「其實我們的角色,我覺得有點像是媒介或是平台,培養在地青年。我們做的是跟在地的社群夥伴連結,我們可能跟其它的一級產業,農漁業做合作,我們其實就是一個串起大家的珍珠鍊。」

蔡炅樵說:「曬鹽不僅是一個土地上的產業,它是個文化產業也是知識產業,我覺得這樣的概念,才是當我們台灣的鹽業文化,來到新的時代的時候,要如何去跟社會溝通,創造一個新的社會價值。」

座落在嘉南沿海,橫跨五千多公頃的歷史鹽田,廢曬之後,只剩台南井仔腳和嘉義洲南,挺過百年的時間考驗。兩座老鹽田,融入了新世代延伸新故事,透過觀光和環境教育的多樣形式,正為老產業注入新生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