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鄉發現創生|走讀土庫小鎮|華視新聞雜誌

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說到雲林縣的土庫鎮,您會想到什麼呢?除了老饕不能錯過的「百年餅舖」、美食「當歸鴨麵線」,現在還有一處景點讓旅客驚豔,那就是莊園。從2016年開始規劃,土庫躍升為台灣可可產業發展的重鎮,而當地信仰中心順天宮的周邊,許多百年老店則是努力傳承與創新,打造商圈新亮點。青年世代如何攜手再造家鄉?山海之鄉發現創生系列報導,今天要帶您前進土庫,看見百年歷史小鎮,翻轉全新樣貌。

從空中鳥瞰,雲林第一座可可莊園,就像一座世外桃源。土庫可可莊園創辦人陳盈豪說:「我自己本身就是經營一個可可農場,屏東適合種植,土庫這邊可以融入土庫的元素,融入雲林的元素。巧克力它的變化太多了,台灣可可這個產業,我們是有機會的。」

2016年,為了就近照顧生病的父親,為愛返鄉的陳盈豪,從未想過當初購買的一塊土地,如今成為土庫,地方創生的重要基地。陳盈豪說:「我們由土庫做起,幫台灣的巧克力找回它的市場定位。台灣是全世界,不超過十個國家,可以從種可可樹到做成巧克力的國家。」陳盈豪說:「土庫鎮在日治時期是全雲林縣的商貿中心,離開快三十年,每次回鄉看到的就是凋零,不管留鄉或返鄉的年輕人,其實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為怎麼樣安身立命,怎麼樣生活。」

1931年在土庫創立,傳承五代的製麵廠歲月留下的痕跡,在老宅標註印記,他們對品質的堅持,始終不曾改變。土庫製麵第四代謝麗華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手法,很簡單就這樣子拿起來,然後繞一圈。我媽媽在的時候,我們就做這個,我回來接班的時候,也跟著我媽媽這樣子做。上一代只有原味,然後她(第五代)就發想,她要做別的,像蔬果這一類的,然後也是做圈圈麵。」

傳承背後的意義,意味著創新著實不易。謝麗華說:「我是反對的,反對有六個月的時間,都不講話。然後她每天就在那邊規說,她要網路、要什麼,我說妳不要在那邊說白日夢了。」製麵廠第五代的謝語淇,對於突破傳統的高難度挑戰,有深刻體悟。

土庫製麵第五代謝語淇說:「奶奶說,做到媽媽沒辦法做就收起來,聽奶奶說了很多家裡的故事,然後開始有想法但是沒做法。我們在土庫大家都知道,可是出了土庫,好像沒有人認識我們,就算做得再久,也沒有人知道我們是誰。」

謝語淇說:「我當初用很多種方法說服媽媽,哭啊吵啊,奶奶就在後面罵,我們家業一百多年,會不會在妳手上就毀掉了。」以故鄉雲林的農特產為原料,品牌故事,翻轉土庫傳統老店的保守意象。謝語淇說:「以前的土庫是南北貨集散中心,曾經土庫是小台北,非常非常熱鬧也有戲院。我覺得很多時候不是什麼,一個人可以翻轉土庫,沒有辦法。」

逐漸淡去的門牌色調,見證商號曾經走過的璀璨與精華歲月。謝語淇說:「我相信每個雲林小孩,從小只想要離開雲林,每個人都告訴我們,長大要去台北、去台中、去高雄讀書,千萬不要留在雲林,因為沒工作機會沒發展。我們覺得繞了一圈回來,家還是最溫暖的,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未來不會像我們這一代,這麼想要離開故鄉。」

廟口附近的兩家小吃店,兄弟各據一方,土庫當歸鴨麵線的招牌,是美食搜尋的關鍵字。吳爾夫是在地旅宿業者,他在2019年,提出土庫國際學旅地方創生計劃,產業創新概念,落實街區經濟發展,以打造國際小鎮為首要目標。地方創生計畫推動者吳爾夫說:「我們要去土庫很知名的咖啡廳,是我們這邊很棒的年輕人開的。」

七年級生許呈家,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回到故鄉土庫翻轉家鄉樣貌,他從咖啡店的商業生存模式找答案。土庫返鄉青年許呈家說:「因為我們是土生土長的土庫人,想說這裡的年輕人太少了,沒有一個可以聚集年輕人的地方,所以我們就想說開一個咖啡廳,增加土庫的新樣貌。走在路上就很少看到年輕人,都是阿嬤阿婆阿公,因為大家都外流了。」

過去20年間,土庫人口大量流失,就如同台灣其他鄉鎮的縮影,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社區高齡化的趨勢,讓推動地方創生的腳步,不得不加快速度。記者李婉婷說:「中正路和中山路,是當年土庫聚落發展,最重要的兩條街。當地信仰中心順天宮,就位在最熱鬧的中正路上,透過在地企業整合店面,營造街區的經濟活動,進而促成土庫青年返鄉的熱潮。」

吳爾夫說:「在不同的產業文化,不同的景點,我們建立起大家開口說英文的習慣,提供素材,對於他們要說的內容,讓他們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土庫有得天獨厚的老街,一百多年、兩百多年,這些老街的庶民的產品。」吳爾夫說:「這些小吃融合我們日常生活,是社區英文的學習,非常好的場域。」

創立於1899年的百年餅,是走讀土庫雙語計畫的,第一個停留站。土庫糕餅店第五代高宗慶說:「這是麵粉它有油、有水,這個是油酥。」雙語走讀英文教師Sangye Holden說:「我們要把這兩個東西結合,分割成小塊然後再結合。」高宗慶說:「弄開然後再捲,類似可頌。」

小鎮過去隨著歲月流轉的軌跡,以英語導讀老店故事,土庫在地文化意涵,透過不同語言完整表達。不同語言描述,讓傳統故事變有趣。Sangye Holden說:「有沒有其他問題要問的?這個是做什麼的,狀元拜相。」Sangye Holden說:「以前國家考試,第一名的就是狀元。我們現在走在土庫老街,這是中正路。」從攤車到店面,八十年點心,記錄小鎮的庶民美食文化。

來自美國的Sangye,是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的研究生,他是土庫國際學旅計,雙語走讀專案的英文教師。Sangye Holden說:「我通常用另一種語言,讓大家了解在地文化,特別的是這個活動,讓學生可以體驗用英文認識地方文化。」

雙語走讀參與學生劉浩雪說:「我來自泰國,我住在雲林虎尾,我今天來到土庫,看到很多不同的文化。」雙語走讀參與學生洪志聰說:「我的名字叫做Charlie,我來自雲林,我要介紹非常棒的紅龜粿,還有肉羹麵。」廟口前的小吃店,百年老字號餅店,都是土庫人的深刻記憶。

地方創生計畫推動者陳盈豪說:「土庫鎮的第一市場,日治時代第一批由日本政府建造的木構市場。從小我爸他在順天宮當廟公,我媽媽在廟口的第一市場賣麵,我從小就是在廟口出生,其實那是一個人文,那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當可可莊園,成為土庫的指標景點,地方創生推手陳盈豪,還希望為家鄉守住更多人流,為土庫造就商圈發展,與街區經濟的契機。陳盈豪說:「不是買了東西就離開土庫,深度旅遊、沉浸式的旅遊,人流一定第一優先,要導入到土庫鎮。」

50年的老農地華麗轉身,成為在地重要地標,土庫從繁華轉為寂寥的過去,他們強勢翻轉小鎮新樣貌。吳爾夫說:「我希望我是個平台,用現代跟未來趨勢的包裝。」陳盈豪說:「回鄉的年輕人,地方認同感一定要出來,我希望我畢業後,我就要回土庫。」吳爾夫說:「土庫小鎮創生的重要關鍵,大家團結起來。」陳盈豪說:「找到他們的地方認同感,下一個目標,是要找回城市的光榮感。」

代代傳承的老店,守成不易。謝語淇說:「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要把招牌扛在自己身上,覺得現在壓力有一點大。」青年返鄉創業,打造城市品牌。許呈家說:「注入一股新血,看可不可以,徵召更多年輕人回來。」

土庫的未來,小鎮的創新議題,感動人心的每一篇故事,都有人文溫度。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