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村之後 何處是故鄉?|歷史那一刻|華視新聞雜誌

蘇韋宣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為了興建石門水庫,家園被淹沒,許多人也彷彿成了城市難民,踏上遷徙之路。有人被迫從山上搬到荒蕪的海邊,甚至有人搬到新的村落,卻一再受到颱風侵襲,工廠汙染等種種打擊,最終人口消散。如今這群移民後代,除了透過口述歷史和文化地景再造,保留這段逐漸被淡忘的歷史,也期盼能在行動中,為家鄉爭取一線生機。

蘇秀娟和表哥王正德,是泰雅族卡拉社的後裔,因為石門水庫的興建和風災影響,他們印象中的童年,總是在老家復興鄉和大潭新村反覆遷移。舊大潭新村居民王正德說:「那邊沒有辦法生活,什麼都沒有辦法種植,我讀書的時候就這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到最後在這邊畢業。」

現在隸屬大潭電廠和中油天然氣三接站的土地,已經設置鐵門阻擋,這裡是蘇秀娟童年的家,大潭新村的路口,十多年來,故鄉早已改變了它原有的樣貌。走小路,想重返兒時舊地,現在蘇秀娟還得繞道而行。

1970年代,桃園濱海開發工業區。新聞片段(1983.1.9)說:「由於這家化工廠,過去曾排放含高量鎘廢水,嚴重汙染了附近的農田和附近的居民,造成稻米成為鎘鎘米,居民罹患痛痛病。」卡拉社居民蘇秀娟說:「我記得有一次高銀爆炸,它鍋爐爆炸的時候,我們部落裡面的窗戶都被震破。」當時這群卡拉社後代,雖然發起抗議,但淨土卻無法復原。

1990年前後,居民三度搬遷到大溪、平鎮一帶,各自落腳再難重聚。之後,為了設立工廠和大潭電廠,觀音沿海的大批移民新村土地再次被徵收,家園樣貌一夕改變,再也回不到過去。隔著水塘的小路旁邊,一整排的鐵皮屋,隱身在大溪這個小社區的角落。這裡是部分卡拉社居民,租地搭建而成的聚會所,也是他們口中的「下部落」。

蘇秀娟說:「那是我們現在唯一,可以聊天的地方。如果說故鄉的話,我當然是大潭新村,因為我的所有的記憶都在那邊,雖然苦,可是大家都會互相幫忙,那種感覺是現在感覺不到的。」

記者蘇韋宣說:「民國49年設立的樹林國小,當時是為了解決移民學童,就近上學的問題。但近年來因為工廠設置林立,遷校的聲浪不斷,不過這裡仍然是遷村歷史,重要的地景之一。」移民新村人口逐年減少,但仍有居民盼望留住這片極富歷史意義的人文地景。草漯移民新村居民湯松霖說:「不管你去哪個移民新村,都會經過這個城門,這個牌樓。」

1962年設立的石門水庫移民新村牌樓,是時代的象徵。而當年官方配置的草漯衛生室,居民也積極爭取整修,成為未來活化的空間。湯松霖說:「總不能每次去都看樹林國小復興宮,連結草漯衛生室弄好之後,以後有一個亮點,包括整個草漯沙丘,整個一條龍式,很明確的景觀地帶。」

對這群移民新村二代來說,他們承載著上一輩艱辛打拚的生活記憶,更盼望能傳承先民胼手胝足的歷史。湯松霖說:「每一個人,對自己出生的地方,當然會有感情。水庫就要做了,以前的人不搬出去,根本沒辦法。」

面臨產業和自然環境的打擊,他們不得不延續一再重建家園的命運。蘇秀娟說:「建石門水庫之後,經歷了多少代,那個時候我的阿公爺爺,然後我爸爸再經過我,經過我的孩子。四代,每個人所想念的故鄉都不一樣,如果說還能夠在一起的話,那是最好的。」

數十年光景過去,石門水庫依然是桃竹地區,農工業重要水源。居民們歷經數度搬遷,家究竟在何處?再創產業一線生機,移民後代們,仍不放棄,各自努力重建記憶中的故鄉。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