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新聞 王皓 梁碩文專題報導
說到自古以來人類活動頻繁的海灣,通常大家會想到的是地中海,恐怕很多人都會忽略孟加拉灣。但這個地方,四周圍總共有七個國家,人口數加起超過36億。五百年來,孟加拉是南亞的重大交通樞紐。
在古時候被稱做狂暴無邊之海,因為海象險惡,除了天災,還有人禍,支流都會經過開發中國家人口密集區,污染程度之嚴重,如何讓孟加拉灣不要再急速惡化?我們從環境現象,開始看起。孟加拉灣,是印度洋北部的一個海灣,西臨印度半島,東臨中南半島,北邊是孟加拉國,面積21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海灣。
孟加拉灣東西寬約1600公里,大約是四個台灣頭尾相連的長度。孟加拉灣北部比較淺,南部比較深,最深處達四千多公尺。環繞孟加拉灣的地區,形成了興盛繁榮好幾百年的經濟圈。孟加拉灣主要港口有印度的加爾各答和清奈,孟加拉的吉大港,緬甸的仰光,馬來西亞檳城,斯里蘭卡的賈夫納等等。
只是,孟加拉灣在古時候被稱做,狂暴無邊之海,凸顯了這個海域巨浪狂風,海象險惡的特色。每年十月到次年春天,北印度洋海面盛行東北季風。孟加拉灣的海水隨風,逆時針往西南流,繞過斯里蘭卡,形成東北季風洋流。
五月到九月,則是西南季風盛行的時間,孟加拉灣出現的,是潮濕的西南季風洋流,海水沿蘇門答臘南下,屬於暖流。季風和洋流,滋養了孟加拉灣及沿岸地區的農漁業,也帶動海上航行活動,鼓舞幾百年來,東西方運輸貿易的商機。然而五到九月,也是熱帶氣旋在孟加拉灣,生成的熱門時間。
孟加拉灣區是全世界,熱帶氣旋活動最頻繁的海域之一,威力強大的熱帶氣旋由海上往內陸走,甚至會對中國的青藏高原和雲貴地區帶來災情。除了惡劣天候影響航行,孟加拉灣海底也有斷層。影片:「怎麼回事,海水都往後退了,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2004年,印度洋海底斷層位移,造成強烈地震,進而引發大海嘯,周邊國家無一倖免,連非洲東部都有災區,罹難人數保守估計,至少有30萬。
影片:「一切都毀了太可怕了怎麼會」,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包括恆河在內,許多南亞和東南亞的主要河流,都注入孟加拉灣,這些江河流經開發中國家人口密集區,污染程度之嚴重,從人類牲畜製造的有機廢物,到化學製品如清潔劑和藥劑的殘留物,海納百川這句話用在這裡,充滿了諷刺意味。
19世紀初年,前來殖民地的英國外交官,曾經讚美孟加拉灣漁獲的品質和種類,堪稱世界第一。然而海洋環境變差,加上人類竭澤而漁的惡劣行徑,包括孟加拉灣在內,全球海洋有將近85%的魚類資源,在兩百年內迅速枯竭。
此外,周邊國家積極發展經濟,各國政府熱衷興建水壩。水壩攔水的同時,也攔下泥沙等沉積物。位於河流出海口,富庶肥沃人口密集的三角洲,無法像過去一樣,以河流沉積物自我維持和供養。加上氣候變遷使海平面上升,印度和孟加拉,鄰接孟加拉灣的低窪地區,簡直危在旦夕,居住其間的好幾億人口,面臨恐怖的洪水威脅。
然而環境惡化似乎不是周邊國家的主要考量。印度公視新聞記者:「環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經濟合作倡議,組織的重點在促進南亞和東南亞成員國間經濟和科技的合作。」由印度,孟加拉和尼泊爾等國家,在1997年組成環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經濟合作倡議,雖然多次舉辦峰會,組織目的卻仍然以促進經濟科技乃至軍事合作為主。
自然環境保育始終不是周邊國家關注的中心。一個暖化的地球對季風的影響是難以預測的,但孟加拉灣的強烈熱帶氣旋,卻明顯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這樣一個充滿機會,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海域,從15世紀末開始,就有印度人、馬來人和華人在此交會進而交流。如何讓孟加拉灣的自然環境,不要再急速惡化,延續周邊豐富人文的榮景,得靠著人類自己的覺醒和努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