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健康嗎?

劉英欽 羅益民 報導  / 台北市

  最近以直銷的方式,來出售產品的作法,在國內似乎相當流行,事實上,直銷在一些先進國家,已經成為一種很正常的銷售管道,但在國內卻始終擺脫不了老鼠會的陰影,這主要是因為很多直銷事業,並不是以賣產品為主,而是在拉人頭,另外有些直銷的利潤高得驚人,其中必然存在某些問題,更令人半信半疑的是,大部份直銷的產品都打著健康的旗號,比如說健康項鍊、健康涼蓆等等,但最流行的還是健康食品,這些健康食品到底是食品,還是藥品?真的能夠吃出健康來嗎?

  自從股票不景氣以來,國內似乎很難再找到,令人興奮的賺錢行業了,這一天採訪小組來到一家,標榜健康食品的直銷公司採訪,發現這裡進進出出人潮不斷,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甚至連醫生、護士、電影明星和電腦業者,也都投入這個行業,每天晚上的創業機會說明會更是場場爆滿,每一場都可以吸引五、六百人以上前來參加,多層直銷到底是什麼?它憑藉著什麼樣的魅力,可以重新燃起人們的發財夢?

  在這裡,月入幾十萬元被認為是稀鬆平常的事,不足為炫,因為月入百萬的還大有人在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它是不是一般所說的老鼠會呢?

  把所有的直銷公司都看成老鼠會,並不全然公平,因為直銷制度在有些國家,早已經是合法的商業行為,而直銷公司最喜歡販賣的健康食品,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家也相當流行,這充分顯示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追求速成健康的心理,但是健康真的可以速成嗎?均衡的營養只要吞幾粒膠囊丸劑,就能夠獲得的嗎?

  人體需要四十幾種的營養素,產生一萬多種酵素,來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這四十幾種營養素就像網子一樣,環環相扣,如果缺乏某一部分的營養素,這個均衡的網狀系統就有了破損,身體機能運作的網路就比較不通順,造成所謂的「生化傷害」,比如缺乏食慾、體力衰退、心情不佳,或是莫名的不舒服等等現象,這些現象並不算是疾病,但是如果長期營養失衡,造成持續性的生化傷害,就會累積成病,目前國人物質條件相當充足,均衡的營養取決於個人的飲食習慣,只要注意均衡攝食,幾乎不可能有營養不足的問題。

  一般民眾大多基於補充營養的觀念,去購買健康食品,但是食用經過濃縮提煉的健康食品,在成分不明,劑量控制不當的情況下,卻很可能吃出毛病來,台中榮民總醫院發現了這樣的案例。溫女士是一位紅斑性狼瘡病人,長期在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治療,病情一直控制地很穩定,直到去年的十月,因為吃了某家公司的健康食品,卻導致大量皮下出血。

  溫女士的案例或許是一個特例,但是可以給某些特殊體質的人做為警剔,因為健康食品推銷者最常強調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等等效果,對於慢性病人有很大的誘惑力,成分和劑量的精確標示一向被廠商所忽視,因為他們強調所推銷的健康食品,都是自然食品,因此在服用的劑量上都相當隨興,甚至漫無根據地鼓勵消費者多吃。

  就因為健康食品的食用量,並非如一般業者所強調的,不會有任何負作用,所以在販賣上應該以專業的醫學營養知識做為背景,而目前參與直銷的人是來者不拒,在訓練上也是以行銷技術的灌輸為主,根本不重視醫學常識的輔導,因此形成專業上的漏洞。

  另外一方面,健康食品到底是食品還是藥品,或者是特殊營養食品,也有進一步釐清的必要,以方便管理,因為以目前歸為食品的情形來看,單是要求廠商進行營養成分的標示,就於法無據。

  成分標示模糊,另一個漏洞,是廠商在價格上可以為所欲為,目前國內的健康食品價格,一系列的產品普通都要數千元,甚至上萬塊錢,這些營養品以食品的名義登記,再製做成膠囊或丸錠的形式銷售,促銷的時候又常常誇大療效,因此民眾購買的時候,大都是以購買藥品的心理,來忍受這種不合理的價格,目前健康食品在直銷系統的促銷下,大肆流行,這種介於食品和藥品之間的營養品,已經成為現代人時髦新鮮的新食品,而它所暴露出來的管理疏失問題,醫學上的問題和市場上的問題,隨著它的流行應該加以重視和謀求解決之道,絕對不能讓它拿我們寶貴的健康來做實驗。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