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燈

張嘉君 杜廣奎 報導  / 新竹縣

  元宵佳節,台灣各地都舉辦了大型燈藝大展,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前往參觀,其實燈籠的用途除了元宵花燈賞心悅目,並且帶來熱鬧的氣氛之外,還有許多功能和用途,本單元特別走訪鹿港、新竹,採訪到曾經獲頒薪傳獎的燈藝大師吳敦厚,以及謝水木先生,談談鮮為人知的民俗燈籠典故,以及他們執著於這個行業的心路歷程。

  花燈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戲碼,台北燈會中以豬為主題的大型花燈,在李總統登輝先生親自主持開燈儀式下,一時燦爛奪目,生氣勃勃,裝飾在中正紀念堂附近的各式美麗花燈,也吸引許多扶老攜幼的遊人佇足欣賞,其實花燈只是民俗燈藝中的一環,隨著時代的演變,它原來的精神跟呈現方式,也有不同,讓我們聽聽老藝人細說從頭。

  正在台中全國大飯店舉行的民俗燈籠展覽,每個燈的外型大都質樸工整,不像現代花燈有著各型各色的變化,這些是曾在七年前獲頒薪傳獎的燈藝大師,吳敦厚老先生的作品,它的作品外型大致有長型的竹篾燈,以及呈橢圓型的傘燈兩種,而從用途上又可分為婚、喪、喜慶、標式、祭祀等功用,這一對繪有龍鳳的對燈,象徵龍鳳呈祥,是喜燈,懸在樑上可為新人討個吉利,上寫進士、甲午狀元的燈籠一掛,在廳堂進出的人就知道某家公子已經功成名就,前繪觀音、後書觀音菩薩的「神明燈」,上書合境平安用在神明出巡時的前導燈、行台燈都跟崇敬神明有關,另外還有畫上八卦,跟八卦鏡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鎮宅燈」,寫有小心火燭的報更燈,以及前書姓氏後書堂號,跟現在門牌有同樣功能的「姓氏燈」,小小燈籠學問大,這些典故都是一代代口耳相傳留下來的,就連用色也有一定的規矩。

  曾在七十九年獲頒薪傳獎的民俗燈籠大師謝水木也說,傳統燈籠用色十分嚴謹。現年七十三歲的謝水木,因為生長在燈籠世家,所以他耳濡目染地習得了民俗燈藝的製法,以及正確的用途,謝家的燈藝傳到他是第四代,雖然他白天必須當郵差,晚上才兼差做燈籠,但謝水木一點也不覺得累。謝水木的作品目前也在新竹竹塹燈會中展出,他的作品外型圓順飽滿,他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字體。這種外型簡單的傘式燈籠,是新竹謝家最拿手的作品,不過真要做好學問也很大。

  而以彩繪龍燈,享譽國際,國內外知名人士爭相一睹丰采的民俗燈藝傳人吳敦厚,不是生長在燈籠世家,他是因為身處民俗風氣濃厚的鹿港,而有機會跟民俗花燈製作結緣,他回憶自己過去還是靠偷學街坊燈藝師父王玉珪工作,才摸索出燈籠製作的訣竅。十三歲就失聰的吳敦厚,並沒有因為身上殘疾而自暴自棄,上天雖然沒有賦予他能跟一般常人競爭的條件,卻無形中讓他更能專注於需要用心用眼觀察、動手做的燈藝行業。

  吳敦厚的想法很單純,客人訂什麼燈,就盡力做好,風評好,生意跟著來,吃飯有著落就好,吳敦厚的兒子認為父親會獲頒薪傳獎無他,誠懇認真而已。

  燈籠是一種結合竹編、裱褙、書法、繪畫於一體的藝術品,每一個步驟都偷懶不得,以吳敦厚的作品來說,必須先劈竹、削竹、編竹,等天氣乾燥時糊紙裱褙,每張紙重合之處不能貼壞,否則上彩繪時容易隆起,影響外型,而上彩繪時必須時時注意圖型是否對稱,因為在燈籠上書寫或繪畫,並不如一般在平面的紙上寫字,沒有熟能生巧很難完成一件好作品,謝水木也舉自己製作傘燈,尤其重調燈,骨架不正,形體就不完美,不過他也十分感慨,由於傳統燈籠製作過程繁複,現在年輕人根本沒耐性學習。

  謝水木為了薪傳,已經改變製作燈籠的材料,改用較簡單的素材,鐵絲來教導學生,目前只有在寺廟訂製或是一般住家訂製,做為裝飾用途,他才會製作傳統燈籠。鹿港的吳敦厚目前也面臨傳統跟現代的兩難,為了生活的擔子,吳老先生必須同時抓住年長顧客及年輕顧客的心,他也支持願意承繼燈籠行業的老五吳怡總,再出發的做法。

  吳敦厚跟謝水木都只能盡自己的力量薪傳,因為民俗技藝本來就是靠口耳相傳,一代傳一代,傳統典故軼事因為沒有文字化,勢必越傳越少,只憑他們兩人承傳民俗燈藝畢竟能力有限,如果不合時宜的民俗思潮終將蛻變,有關單位是不是該思考,如何趁著老人家都還健在的時候妥善保存,擷取相關資料,以便讓後代子孫想追本溯源時有跡可循,不要等到民俗傳人一一凋零時又後悔莫及。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