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0 23:40

全民記憶 賣藥傳奇

洪維健 許中熹 報導  / 台北市

  現在大眾醫療系統很發達,只要一張健保卡就可以看透,您的人生、您的健康狀況,那麼從日治時期一直到國民政府領台的初期,台灣的醫病關係可以說是很奇怪,日本人留下來的藥品廣告或者是各類的廣告包裝,還有一直在鄉下都很盛行的寄藥包,那麼組成了另外一段很有趣的台灣文史記憶,就要帶您一起來看看,百年以來商人賣藥的點點滴滴。

  台灣在百餘年前,因為衛生落後瘴癘襲人,外來住民非常容易生病等到日本統治台灣之後,除了徹底改善飲水和居住環境,更引進了各種近代化的醫療對策,醫院、診所、藥房、助產士還有傳染病檢疫等等,都逐漸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而且從戰後到70年代,日治時期的醫療體系還繼續沿用,形成非常有趣的文史話題。日治時期非常流行使用西藥,西藥採用化學方法合成可以廉價量產,所以能夠編列預算進行廣告,當時報章雜誌醫學刊物或者街頭傳單市井招貼,乃至博覽會或者商展會的廣告塔都能看到花樣繁複的西藥廣告,這些圖案都是那個時代非常特殊的歷史印象。

  7、80年前就有許多特殊傳染病的廣告,讓人看了感受強烈梅毒、淋病、敗血性疾病,這些怵目驚心的病症,似乎只要來上一顆西藥丸子,就能藥到病除立即痊癒,廣告傳單總是強調特效藥,治療氣喘或者梅毒的仙丹神方,簡直讓人看了嘆為觀止,發明的結核病聖藥,只要每兩天皮下注射一針,就能夠徹底痊癒,過去中醫拖拖拉拉搞半天還不見得能夠斷根的多年沈痾,一時之間好像都有了救命靈丹。

  許多不是台灣本地生產的歐美或者日本製造的西藥,廣告宣傳上大多強調注射針筒或者醫護人員的圖像,然後搭配日文或者英文說明,現代化的時髦設計構圖用色大膽又顯明,可以說是非常前衛的廣告手法,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針對華人相信老字號的心理,上海或者港澳研製的各式藥品,廣告宣傳單上都愛放上創辦人的肖像或者福祿壽神明,另外搭配藥材圖片加上密密麻麻的中文說明書,這些廣告手法到今天還能在萬金油、行軍散,這類的家庭常備藥品上看到。

  由於農村醫療診所相對貧乏,加上西藥店還沒有商業基礎,大小藥房聯合組成的寄藥包就造成了特殊的醫療結構,成為許多家庭共通的溫暖記憶。當時這些挨家挨戶發送的家庭藥包,大小一如大號牛皮紙袋裡面存放各種膏丹丸散,定期到府補充消耗,同時結算消費金額,提供了非常貼心的即時服務,一般來說最大消耗品,不外乎俗稱鹹藥粉的胃散或者是甜甜酸酸的咳嗽藥水、感冒藥、萬金油、止瀉藥,這些隨手可得的日常用藥,更即時治療了一些小毛病。

  其實這種寄藥包也是延續日治時期的商業產物,我們可以看到員林順利堂大藥房製造本舖所生產的家庭常備急救平安藥,正面畫了瘦弱的病人,服用家庭常備急救平安藥之後,轉變成身強體壯的健康人,旁邊註記的這段話,食前食後服此興國安全胃散,散效如神可保胃腸強壯,這些話今天看來還能看到古今一致的不怪藥不好,只怪自己吃不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