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玲瑤 羅盛達報導 / 台北市
接下來這一則專題報導要帶您回顧台灣百年以來的美術教育。20世紀初,日本人帶來了殖民主義,也帶來了西洋文明。膠彩、油畫和水彩,透過教育系統,取代了傳統文人的水墨書畫,成為當時新興的外來美術。
1924年起,畫會一個個成立,一波新的美術運動、儼然成形,這些新美術中雕塑不是主流,繪畫才是大宗,但偏偏,蒲添生選擇了雕塑。和蒲添生同是嘉義人的陳澄波,1926年以這幅「嘉義街外」,成為第一位以西畫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人。
1945年,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充滿祖國意識的他,推薦女婿蒲添生為台北市政府及國民黨台灣省黨部,塑造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但沒想到,銅像還沒做完,陳澄波卻死於二二八,留給蒲添生的這封字字血淚的遺書。
孫中山銅像後來在1949年完成,至今,仍矗立在中山堂廣場上。揮別了尋找本土性的1970年代,「現代美術」在解嚴後的90年代,轉化成當代的「視覺藝術」,新型態的裝置藝術、錄像藝術、動漫藝術紛紛出現,一股繽紛又反叛的美術運動,再度形成。
1995年起,台灣當代藝術開始進軍威尼斯,國際視野被打開,很多藝術家透過作品,對全球性議題,進行無聲的抗議。國家符號被解構,歷史、被重新解讀,21世紀的藝術手法,充滿顛覆。全球化與國際化讓他們從世界邊緣進入了世界中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