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筆名牛哥的知名漫畫家李費蒙,因胰臟癌病逝,享年七十三歲,牛哥是廣東人,民國十四年出生於香港,創作的漫畫「牛伯伯打游擊」、「牛小妹流浪記」,以及小說「賭國仇城」、「魔鬼新娘」等上百部的小說,曾經在四十年代的台灣風靡一時,牛哥能寫能畫,過人的才華在台灣的藝文界無人能及,節目介紹牛哥「左手漫畫、右手小說」的傳奇故事。
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的藝術欣賞交流圖書館裡,有一場溫馨感人的聚會,數百位藝文及傳播界人士齊聚一堂,由於牛哥的病逝,使得一場原本由漫畫家牛哥親自主持的作品發表會,變成了悼念牛哥的紀念會,對於四十歲以上,在台灣長大的人來說,牛哥的名字應該是耳熟能詳的。
牛哥本名是李費蒙,畫漫畫的時候叫牛哥,寫小說的時候叫費蒙,從十三歲在街頭畫抗戰壁畫開始,牛哥用他銳利的筆鋒,展開了長達六十年的個人創作生涯,也為近代中國的藝文界,寫下令人難忘的一頁。
民國四十年代,牛哥憑著豐富的想像和生動的筆觸,描寫人生百態,一件件趣味雋永、寓意深遠的作品,更是吸引了無數青年學子欽仰的目光,是牛哥幾十年老文友,也是老酒友的作家司馬中原認為,牛哥的作品永遠是從市井小民的立場出發的,生動的漫畫配上幽默諷刺,卻又含意深遠的詩詞對聯,使得牛哥的漫畫,總會給人一種「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
這些文字雖然簡單,卻令人再三咀嚼,回味無窮,散文作家林文義當年曾經跟牛哥學漫畫,雖然後來並沒有走上漫畫這條路,但是在紀念牛哥的會場,他信手拈來,畫出了牛哥老師年輕時的帥氣神采。
王曉凱是最早進入牛哥門下的學生之一,他在三十多年前就投身牛家班,向牛哥拜師學畫,目前是華視文化公司藝文部的副理,為了紀念老師,昨天王曉凱也畫了一幅速寫,畫旁寫著「老師我們會一直畫下去的」。
牛哥的第四個女兒從小就看著父親,如何指導一個又一個登門求教的學生,牛哥生前曾經有人問他,畫牛畫了那麼久,究竟有沒有一些特別的心得呢?在一次接受「華視新聞雜誌」訪問的時候,牛哥這麼說:每個漫畫家的風格都不一樣,畫漫畫都是以線條為主,假使每一個畫家畫出來都是一樣的,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所以我另創風格,把牛角用流利的線條描繪出來,牛眼睛只要打圈就可以了,牛的形狀我們早就知道,所以一筆就可以把牠勾完,加上牛腿、牛尾,就是一個完整的漫畫造型。」
作家趙寧在十八歲的時候,就加入了「牛家班」的行列,跟牛哥學畫,趙寧是牛哥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也相當能夠瞭解牛哥漫畫背後的一些含意。
「牛伯伯打游擊」是民國四十年代,最能鼓舞士氣的漫畫作品,不但讀者每天等著看牛伯伯的漫畫,報社的編輯更是排隊要畫稿。從牛伯伯、牛小妹到牛和尚,甚至筆名也叫牛哥,在生前一次接受「華視新聞雜誌」訪問時,牛哥說出了他為什麼對「牛」情有獨鍾的原因。
筆下的人物不是牛伯伯就是牛小妹,牛哥不但一生和牛結下了不解緣,也生就一副牛脾氣。說到牛哥的固執,作家林文義回憶起,當年牛哥跟國立編譯館打官司的往事。
除了漫畫之外,李費蒙的小說在當時也是膾炙人口、風靡一時,在他當紅之際,不論是牛哥還是費蒙,不論是漫畫還是小說,都紅遍港澳、台灣及東南亞各地,其中小說「賭國仇城」的發行量,更高達一百萬冊。
牛哥也有天真風趣的一面,民國七十四年八月,應「華視新聞雜誌」之請,牛哥來到華視新聞部的辦公室,向我們展示他向高人學來的一種「舉重若輕」的功夫,四個人只用手指頭,就可以輕易的抬起一個彪形大漢,祕訣是把四個人的手掌重疊在被抬者的頭上,然後同時移開,接著就可以輕鬆的抬起一個大人了。
聽到牛哥過世的消息,「華視新聞雜誌」的同仁,又找出了這卷塵封了十二年的錄影帶,一起觀賞這些陳年往事的同時,也對牛哥這位一直保有一顆赤子之心的傳奇人物,興起了無限的懷念。
牛哥跟牛嫂一共育有五女一子,都出現在紀念牛哥的記者會場,排行老四的她談到了他心目中的父親。
走過寂寞的一生,學生趙寧給老師的總結是:「一等人忠臣孝子 兩件事寫作漫畫 少無量慈悲喜捨 千種情萬般隨緣」
父親臨終前,從小被爸爸叫做「牛小妹」的么女李囍,一直守在父親的身旁,她覺得父親其實並沒有真正離開他們。
紀念展的會場裡,一幅牛伯伯騎馬的彩色漫畫上,牛哥題上了這樣的四句話:「舊木好燒、老馬好騎、陳酒好喝、老朋友可靠」。
看完了牛哥的作品,許多人想跟牛哥說一聲:再見了,老朋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