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張樂 報導
提燈籠鬧元宵,大陸元宵節也熱鬧非凡,多項非物質文明的文化遺產紛紛登場,除了傳統燈會、傳統點心驢打滾、糖葫蘆,元宵更是吸睛焦點。大江南北熱熱鬧鬧過完農曆新年,準備重新站上工作崗位,打拼羊年的業績。
火花四射,燃燒的鐵水由中心向外噴灑,這是河北張家口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俗活動繞花,圓心中間是有根鐵桿,裡面盛裝了焦炭和木炭,溫度極高,化鐵為水。隨著鐵桿旋轉的範圍越來越大,形成一個直徑六十公尺的火瀑金花,在夜色中燦爛耀眼。
在貴州,無人攝影機居高凌下拍攝,運動場上一條條毛毛蟲一般的毛龍也準備來一場百龍獻藝。這是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迎新年的方式,據考證,從唐代起,貴州少數民族就用竹子、紙張和石蜡製作毛龍,到新年時祥龍獻瑞,由於此一民俗年代久遠,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明的文化遺產。
另外北京故宮鬧元宵除了有人穿上清代傳統宮廷服飾、掛上宮燈之外,最吸睛的是各式傳統點心,有驢打滾、糖葫蘆、元宵等等,大朋友小朋友在攤位前流連不肯走,就知舌點多搶手。鬧完了元宵,年就過完了,人人收拾好心情,再出發。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