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榮 / 台北市
為何每年皆有所謂「梅雨季」?而期間帶來大量降雨的天氣型態總是有鋒面(冷、暖或滯留)及西南氣流。因為時序的轉換,在冬、春季,北方冷氣團的勢力強過南方暖氣團,所以會有一波波的冷氣團南下,也造成天氣的變化。夏季則是暖氣團強過冷氣團,冷氣團不再南下。在春、夏之交會有一段時間南北氣團的勢力比較相當,因此鋒面系統活動的範圍,從華南經過台灣附近,如果鋒面伴隨西南氣流,就會帶來大量降雨,同時也容易發生劇烈天氣(冰雹、強風、雷擊有時還有龍捲風)。
為什麼鋒面、西南氣流這麼重要?因為鋒面是冷暖空氣的交界,一方面冷空氣能抬升暖空氣,讓不穩定的暖溼空氣產生自由對流,而生成雷雨胞, 而降下大雨;另一方面,鋒面也是低氣壓帶,能使水氣輻合,形成有利對流的環境。西南氣流扮演的角色呢?一是源源不絕輸送暖溼的不穩定大氣至鋒面附近,二是西南氣流的垂直風切則提供對流風暴或中尺度對流系統發展的必要動力條件。
所以梅雨季最要注意的就是鋒面與西南氣流的預報,兩者如果互相配合,就常常是降雨最活躍的期間,尤其當鋒面是滯留鋒時,持續時間長,影響就更大了。再來就是即時預報了,因為影響民眾最大的,就是在其中產生的中、小尺度的對流系統,其可預報的時間短,必須利用雷達、衛星、落雷監測及所有有助研判的資料來作研判,針對可能產生雷擊、強風、冰雹、淹水的區域去發布即時特報,讓民眾能有所防範。
最新的電腦模擬資料顯示,在下週一(18日)之前,由於「白海豚」迴轉(圖),造成其西側太平洋高壓往西北偏移,鋒面活動的範圍偏在華中及台灣北部海面附近,僅週日稍微靠近。台灣的天氣大多晴朗穩定,氣溫偏高,下午鄰近山區有局部對流。下週二(19日)台灣附近西南風(氣流)增強,水氣增多,大氣趨於不穩定,西半部迎風面會有對流雲發展,而帶來局部性「強降水」。下週三(20日)、四(21日)鋒面及西南風在台灣附近,有帶來大量降雨的潛勢,其中也有中、小尺度的天氣系統發生的機率。不過這都是6天後的預報,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如果未來兩天,更新的電腦模擬資料,仍持續類似的預報結果,那麼下一波系統帶來「大量降雨與劇烈天氣」的機率是很高的,所以一定要隨時注意最新的變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