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榮 / 台北市
颱風是逆時鐘旋轉的低氣壓環流,但其風力的分布(左圖)與衛星雲圖上看到的對流(右圖)並無相關,應避免「直觀」的在對流最強的部分,詮釋它的風力一定最強。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與美國政府(ClRA)利用衛星遙測資料發展出推估地表風速的方法,事實上利用了很多電磁波觀測的技術,梅姬風場分布圖(左圖)基本上是由1、微波頻道從大氣的溫度分布反推地表風(AMSU)。2、由雲的運動推導的風力(CDFT)。3、由海浪回推的地表風(SCAT)。4、由紅外線雲圖回推的地表風(IRWD)。所共同組合而成。其正確與否在太西洋海域是有飛機觀測資料可以驗證,但在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則是付之闕如的,直接參考這個資料雖比沒有資料稍好,但總是存在資料是否可信的疑慮存在。
由左圖的梅姫風力分布圖可以觀察到:北半部的風力比南半部強了大約25浬/小時,半徑也大了許多(西北象限235浬、西南象限135浬)。為何會如此?主要是梅姬環流與導引氣流一起造成的。其實原理很簡單,假設梅姬原本是對稱的逆時鐘環流,處在時速12浬偏東南東風的導引氣流內,北半部的環流與導引氣流大致同向,風力增加12浬/小時,南半部兩者相反,風力減少12浬/小時,造成南北半部風力差異就已經24浬/小時。同理,北半部的暴風半徑也會因此大於南半部。在很多移動快速的颱風,其行進方向的右半部是比左半部危險的,所以梅姬帶來風力的最大威脅,除了颱風眼牆以外,就是中心北側的地區。
中央氣象局最新(26日2時)發布的路徑潛勢預測圖或暴風圈侵襲機率圖皆顯示梅姬在花東登陸的機率很高,其次才是宜蘭或恒春半島附近。由於快速接近陸地,可以自由發展的時間並不多了,未來發增強為「強烈」颱風的機率降低,但仍是比較強的「中颱」。為何不該用「確定性」的路徑去外延、內插登陸的時間、地點?因為當梅姬的環流逐漸逼近台灣陸地,導引氣流會改變原有方向,颱風結構被逐漸破壞也會改變原有的偏向心(Beta effect),經常會造成不規則的擺動、且移速也常忽快、忽慢,所以利用線性外延來推估並不會正確,且會誤導民眾。既然對產生不規則運動的原理已有瞭解,為何不用超級電腦去準確模擬?主要還是受限於我們沒有正確的觀測資料來提供給電腦運算。所以只能在臨登陸前密切守視,隨時提供最新變化,供各界加強戒備之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