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爆物資搶購潮 專家:對疫情焦慮

張之晴 陳知學 報導  / 台北市

疫情爆發以來,面對民眾除了排隊買口罩、買酒精、買衛生紙,現在也開始囤積其他物資,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現象呢?社會心理學家分析,這樣的行為主要是心理需求,而非真正的物質需求。在疫情高漲的此刻,除了需要告訴自己「相信專業」,接收正確資訊作理性判斷,也需要時間消化沉澱內心的焦慮情緒,必要時,不妨求助心理諮商。

超市裡平常堆滿衛生紙的地方,空空如也,消費者的菜藍裡也擺了廚房紙巾,隨著疫情升溫,似乎再次出現物資搶購潮。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蔡宇哲:「當你焦慮感越來越大的時候,其實我們會希望有一些控制感,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很容易出現一些搶購的情況,你要買很多東西囤起來,所以很大的一個部分是在於心理因素,因為要緩解焦慮的關係。」

而全世界的消費者搶購的第一目標都是衛生紙,甚至行政院長蘇貞昌2月份就以幽默的文案,呼籲大家別搶衛生紙,到底衛生紙有什麼魔力?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蔡宇哲:「第一個衛生紙便宜,第二個它人人買得起而且不會壞,還有衛生紙很大 一放在購物車上,你的購物車就滿了,所以你就覺得很踏實。」

擔憂疫情,這樣的行為表現,其實反應了民眾「做點什麼」的心情,而非追求物質的滿足。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主任詹昭能:「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一定要相信專業,告訴自己需要一點時間來慢慢理解疫情的發展,所以要時間來消化自己的情緒。」仔細想想自己真正的需求量有多少,才不會因為焦慮傷了心,又因為瘋搶物資傷了荷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