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灣的防疫成績有目共賭,這背後其實有一群年輕人默默在努力!像是插健保卡,就能知道國人的旅遊史、還有居家隔離者,都能拿到一支防疫手機,這些科技防疫利器,出自相當年輕的8年級生,他們發明追蹤定位系統,另外,民眾常使用的,疾管署LINE官方帳號研發團隊,也難得在鏡頭前曝光,一起來看這些雲端新尖兵!
衛福部長陳時中公布一個新增的境外移入的個案,從入境大門開始,台灣就嚴密掌控所有可能的感染者,防疫人員就會發現推播了,這是打從2月疫情爆發後,台灣逐漸織起一套綿密的追蹤定位系統,沒有一定的科技實力,難以辦到。
台灣確診的人數已經突破200人,居家檢疫的人數也不斷飆升,電子圍籬可以掌控所有人的狀況,而同時,疾管署也利用了疾管家,隨時向民眾匯報最新的疫情資訊,24小時不休息的聊天機器人,帶著黑框眼鏡,微微捲髮,有點時尚的大叔,能夠幫你找口罩看直播,提供龐大的疫情資訊,難以想像,在科技雲端背後是一群年輕的工程師。
設計副理葉倢昕:「遊戲的普及化,手遊所以它市場有可能變成又擴大。」個頭嬌小帶著活力笑容,她是疾管家的介面設計者之一。設計副理葉倢昕:「比如說他們要求他要很,很擅於溝通,然後或者是很溫暖,很會關懷別人,但是又有點幽默,那這樣的形象我們去兜出來說,OK那這樣子我們的人物角色的樣貌,要長成什麼樣子。」
研發團隊還在半天之內拼出口罩地圖。設計副理葉倢昕:「比較說是用熱血兩個字吧,就是過年前的時候,一遇到這個狀況的時候,其實我們大家,當下是很多人是放下家裡的事情,投入這件事情,我的狀況可能是,就是家裡面在大掃除,但是我竟然完全逃脫這件事情,然後躲在我的房間,然後做這些東西。」
從原本不到10萬人訂閱,爆增到2百萬人,面對的壓力不小,他們得隨時處於備戰狀態。設計副理葉倢昕:「尤其是一個,這麼變化多端,然後而且大家對它了解還很少的疫情,而且國家的防疫政策,其實每天每個禮拜都在改變,然後我們要趕快把新的功能放上去。」
研發團隊平均年齡29歲,最小的只有24歲。資深處長游山逸:「跟AI相關的技術,在過去其實台灣在這一方面的人才,其實還不算是太多,所以我們,在一開始我們就站在說,我們可不可以找一些應屆的畢業生。」
疫情散播速度快,沒有高科技的參與,就沒辦法拉起嚴密防線,我們來到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學生開發出防疫行動平台,能夠追蹤趴趴走的居家檢疫者。陽明大學生醫所碩一陳柳君:「她只要有經過的地方,都會把她記錄下來,就可以看到她幾點幾分在哪個位置。」
我們實際測試,剛走出辦公室,管理者立刻收到警示簡訊,防疫行動平台已經進入醫院,輔助第一線防疫人員,研發團隊平均26歲,介面設計者只有23歲。陽明大學生醫所碩一陳柳君:「慢慢積起來的成果,終於能有幫助別人的時刻,就覺得很有成就感,還有貼片,可以隨時偵測患者體溫,這些資料儲存在雲端,讓防疫更全面,陽明大學生醫所碩二馬琇衾,一開始,因為像以前大學啊,大家做那種小專題小專題,其實你不會對自己程式有什麼想法,這個程式出來以後,就真的應用到社會,你就會覺得有點感動。」
新世代成了雲端防疫新尖兵,讓台灣的科技實力,再次在國際打出名號,這場防疫之戰,有他們相挺,就是最強的戰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