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低收入戶社區 "微光盒子"協助學童

Siku Yaway 張書堯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什麼地方能讓被家庭、學校漏接的孩子們安穩長大?台北市文山區的安康社區,這片曾是全台最大的低收入戶集中區,被貼上許多負面標籤,不過從2018年開始,非營利組織「微光盒子」以長期陪伴為核心,透過社區據點及各式培力計畫,走進一般人眼中「麻煩孩子」的心,陪著他們消除身上的刺,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這段歷程如何走過?一起關心。

興隆路的暗夜,車流緩緩劃過台北市文山區的路燈長廊,金黃色光亮始終照不進一旁的深灰建築。這裡曾是台北市最大平價住宅,居住人口約2千5百人,中、低收入戶占比超過9成,單親家庭、歸國難僑及獨居長者等族群長年存在,也常讓外人戴起有色眼鏡檢視。微光盒子團長阿Q說:「因為很多的複雜問題,大家聚集在一起之後,它反而變得更加地複雜,暴力、毒品、犯罪等等,我們一般想到文山它是文教區,可是周遭的人看社區,就像是充滿著問題,這個標籤其實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孩子身上,我是不是在這裡長大,就代表我不好。」

希望陪伴曾經在人與人關係中受過傷的兒少,一起走過黑暗時刻,一群政大畢業生創立「微光盒子」,2018年夏天開始走入安康孩子的人生。選擇最自在的角落窩著,什麼時間想做什麼,主導權大多交給孩子,也讓他們在互動、陪伴中學會人際相處。

引導孩子對焦未來,微光盒子也開啟興趣探索、職涯培力等工作坊。透過相機望出去的世界大而遼闊,12歲的小琪在微光盒子辦的攝影展上,介紹自己的攝影作品。微光盒子陪伴兒少小琪說:「天井呢,天井就是我們常常會上去的地方。」一張張作品照,反映出孩子內心世界,接觸到攝影後,小琪不用壓抑自己,心情穩定許多,也悄悄許下夢想,希望未來能當一位攝影師。微光盒子陪伴兒少小琪說:「現在在學怎麼剪接,還有怎麼弄那個照片。」

採訪這天,團長阿Q的電話突然響了,微光盒子團長阿Q說:「你人有怎樣嗎。」原來有孩子出了狀況,讓他們的心懸在半空。微光盒子陪伴兒少絲瓜說:「這是意外,還是我今天請假,我現在也端不了盤子。」類似像這樣要和警察打交道的狀況,微光盒子成員處理過好幾次。2天後他忍著傷繼續上工,19歲的絲瓜,1年前跟著朋友來到微光盒子,1個月前剛找到貓空的景觀餐廳做外場,努力在台北討生活。微光盒子至今服務超過50位高關懷兒少,年齡層從國小1年級到20幾歲都有。

微光盒子團長阿Q說:「真的會來到我們這邊的孩子,大多數其實都是在學校跟家庭找不到歸屬的。」笑聲中,這裡聚集了愈來愈多各年齡層的孩子和青少年。邁入第3年的微光盒子,小小心願,就是希望能繼續在安康社區,用微光撈起散在各角落的孩子。微光盒子共同創辦人陳玨璇說:「真正的社會安全網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住在社區的大人、小孩也好,其實都可以參與在這個行列裡面。」

微光盒子團長阿Q說:「我希望我也能夠陪伴那些,可能跟我一樣在面對生命很重大的挫折,重大事件的時候,他也需要陪伴的孩子。」從個人、家庭、學校到社區,要接住一個孩子,需要匯聚各方力量,過程中,期許孩子漸漸發出屬於自己的光,就算微小,但微光不滅,在黑夜中仍要無懼前行。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