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看見高雄新地標」 衛武營 登全球觀光新亮點

顧展瓏 採訪/撰稿 文楷誠 攝影/剪輯  / 高雄市

歷時15年建設、耗資超過百億元,高雄最美的新地標--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日前被英國媒體「衛報」、評選為全球40個值得一遊的地區、也讓台灣登上了「2019年度假勝地熱門榜」!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屋頂綜合劇院,而裡頭設有4座廳院、排練和展覽空間,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擁有全亞洲最大管風琴、可以容納2千人的音樂廳!葡萄園式的設計,無論坐在哪個座位,都能享受最頂級的音樂盛宴!而多采多姿的文化藝術,為高雄帶來截然不同的城市風景、帶您一起體驗。

旋律驚心動魄、聲音宏大飽滿、氣勢磅礡,這首戲劇性十足的樂曲,來自音樂家巴哈世界知名的D小調,透過管風琴震撼了整個音樂廳!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擁有全亞洲最大的管風琴,一共9085支音管,光造價就要新臺幣1億2千萬元!

從古典彈到現代,無論是充滿希望的美國曲風,還是kuso俏皮的電玩音樂,管風琴都能表現的恰到好處,它的音色多樣,強弱變化幅度巨大,聲音威力足以跟整個管弦樂團媲美,被譽為樂器中的帝王與貴族,而為我們解說彈奏的劉信宏老師,是著名的管風琴家,也是衛武營籌備處管風琴委員會召集人,這天BBC旅遊節目特地來台灣採訪,主持人也跟著信宏老師來一段即興四手聯彈。

這是德國廠商蓋過有史以來最大的管風琴,127個音栓就像是開關,可以調整聲音,早期的管風琴家還要有助手在旁幫忙控制,所幸現在的設備已經很前衛,衛武營的管風琴是半自動,用電腦就能操控。整個廳院可容納1981名觀眾,放眼望去,座位到天花板融為一體呈現香檳金,彷彿來到歐洲的葡萄園,高矮不一的設計、觀眾席圍繞舞台,最遠的座位距離舞台只有30.5公尺,帶給觀眾最頂級的聽覺享受。

天花板上可升降的「反響板」,能降低高度,讓聲音更為集中,舞台的牆面上還有音效反射板,一面是吸音紋路一面是反射,材質跟線條經過設計,能迎合音樂家的特殊需求,調出最漂亮的音色,達到最好的音場效果。

離開金色的音樂廳,我們來到藍色的戲劇院,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座椅的調整,整個廳院的視覺感受,被設計師打造的既神祕又富有現代化,座椅上的圓點、呼應天花板上的亮點,彷彿徜徉星空下,能容納1210人。

特殊設計的舞台,讓演出空間延伸進觀眾席,讓表演觀眾近距離感受戲劇張力,另外相對比較小型的表演廳,有434個座位,能供室內樂、獨奏等小型表演,而最大的歌劇院,則以紅色為主體,觀眾席採馬蹄形,能容納2236人,適合大型歌劇的演出。

衛武營花了9年時間打造,斥資107億元,建築體本身約3公頃,而佔地有10公頃,面積相當於71個國際規格的籃球場,更是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屋頂的綜合劇院。仔細看建築物上的細節,它的曲線屋頂、其實是由4560片金屬組成,近看就像一艘未來感十足的大船,遠看屋頂的波浪、形狀就像一條魟魚,來自荷蘭的設計師其實是將四個廳院,用流暢的線條及弧度,讓樹洞及樹冠的概念貫穿其中。而衛武營的藝術總監,是知名的歌劇指揮家簡文彬,曾經擔任德國萊茵歌劇院駐院指揮長達20年,來到衛武營,對他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挑戰。

現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團隊有170人,都是來自藝術界的各方人才,但工程造價超過百億,引發重大爭議,還有人質疑,台北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25年來也只使用過85次,衛武營的管風琴造價1.2億元,又如何能派上用場。目標是讓藝術幫助台灣邁入國際,有意義的文化投資不怕質疑,但未來文化的力量是否還能持續凝聚、吸引民眾買票欣賞表演?

環衛武營一圈,大片綠意包圍,在榕樹下乘涼相當輕鬆愜意,室外空間,民眾能24小時自由進出,而除了表演廳,建築的各個角落,也都預留了自由創意空間,將留給不同的藝術團隊盡情揮灑!期待音樂改變一座城市,期待戲劇豐富城市的風景,衛武營這座充滿驚奇的劇院,已經成為高雄的新地標,透過更多姿多采的表演藝術,加深文化底蘊,也將為港城市找到更多的熱情及動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