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捕導致海膽減少?! 盜採惹的禍

陳能振 報導  / 澎湖縣

澎湖是台灣生產馬糞海膽的重鎮!7月1日開始開放捕撈海膽,為期2個月,相較去年,已經縮短採捕期半個月,但多年來的禁捕政策,竟是讓海膽數量越來越少,因為有人提前盜採或是採收年幼的海膽,恐怕都會造成澎湖海域的海膽面臨滅絕,這也讓長期觀照海洋生態的保育人士相當擔心。

保育人士潛進海底,以不驚動海膽的方式,緩緩測量海膽的體型變化,經過長期探勘發現,今年海膽開放採收期是7至8月,雖然相較去年少了半個月,但入春以後很多地方都被盜採,甚至有人擅自「圈養海膽」的情況發生,看準海膽生性不易遷徙,就悄悄將牠們放在某一塊區域圈養,等到採收季一到再大肆捕撈。

海洋保育志工陳盡川說,「狀況也可能會在一夕之間又回歸到以前的狀況,甚至更慘,被抓光了。」

縣府強調,禁採期間違規或是開採期間採捕殼徑8公分以下體型的海膽,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開罰最高15萬元,光是今年就開罰4件,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長陳晶卉說,「所以我們就是開放2個月8公分以上(海膽),那為什麼是8公分?就是因為體型太小的海膽,我們需要讓牠們有繁殖。」

潮間帶生態物種繁多,光是海膽就吸引不少人冒險下海捕撈,但生物繁殖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政府祭出重罰就是希望人人都得擔起,維護海洋生態的責任,免得一年一期的採收季,讓海膽數量逐漸匱乏。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