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參與搜救 大漢艦「海上菩薩」

尹智剛 黃昭盛 報導  / 高雄市

昨(1)日除役的海軍「大漢軍艦」,主要負責拖帶和海上救難,當颱風來襲時,必須出海待命,過去也曾多次協助搜救,像是1998年國華航空失事、2014年海研5號沉沒等,堪稱「海上菩薩」!內部還有目前已經少見的木製舵輪和俥鐘。就讓華視的獨家鏡頭,帶您回顧大漢軍艦的美麗身影。

在台服役超過40年的海軍大漢軍艦,即使不是作戰艦艇,卻扛起拖帶和救難的重責大任,當颱風來襲時更必須出海待命,海軍大漢軍艦艦長洪明穎說:「海象不是很好的情況之下還要去因應,船上所有的裝備的一些狀況以及維持,這是非常辛苦。」機械吊臂是救難艦特色之一,不管是1998年國華航空在新竹外海失事,2002年復興航空貨機在澎湖附近墜海,以及2014年海研5號沉沒,都看得到大漢軍艦的搜救身影,堪稱「海上菩薩」。

海軍大漢軍艦士官督導長許立偉說:「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時候那個,海研5號那時候因為觸礁,頂著很大的湧浪然後前進,然後就是把她帶回來澎湖。」吃風喝浪是家常便飯,執行救難任務更得隨時眼觀四面,海軍大漢軍艦第11任艦長蕭維民說:「在一次海上救難任務當中,有一個拖纜就直接就斷掉彈回來,我剛好站在艦艉做指揮,打到這個舷邊的這個擋浪板,差點就打到我身上。」

而大漢軍艦要變換方向,得使勁轉動大型木製舵輪,用俥鐘下令前進後退,記者尹智剛說:「上世紀40年代建造駕駛台露天整修後才成為現在模樣。」海軍大漢軍艦第1任艦長甘克強說:「(接艦)回來的時候天氣很好,我就脫光了衣服穿一件短褲晒太陽。」至於外型也幾乎看不到直角,如今除役交棒,大漢軍艦的古典造型和救難事蹟,不僅長留民眾心中也將永存海軍史冊。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