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輔 羅益民 報導 / 台北市
最近製作單位遭遇到了一個,相當無奈卻又令人痛心的現象,那就是電視新聞一播出了國會打群架、肢體衝突的畫面,製作單位就不斷的接到觀眾朋友,一通又一通責罵國會的電話,事實上民意代表打架,在國內已經是習以為常了,在國外更是貽笑大方,先是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接著更榮登了日本十大經濟新聞的排行榜,為了防止國會繼續惡化,期望朝野兩黨的民意代表都應該自我約束,並且體認到,政治本來就是妥協的藝術,而不再假借民主之名,行暴力之實,這些的確值得民意代表們深思的課題。
經濟部已經完成了,赴大陸間接投資的報備登記,登記的廠商有2503家,根據統計,去年兩岸轉口貿易的金額,高達有四十億美元以上,而前往投資的金額也有三十億美元之多,從事電腦百貨產銷的九光公司,對大陸投資十分的積極,他們並且計劃結合國內的中小企業,集體到大陸投資,不過帽子大王戴勝通,雖然已經到過大陸不下二十趟,但是仍然不願意把產業移往大陸,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日漸緩和,國內商人對大陸的經貿活動,也隨著活絡起來,從探親旅遊到轉口貿易,從非法的海上直接交易,到公開化的間接投資,這一波波的大陸投資熱潮,預計將隨著五月底動員戡亂時期終止,達到最高峰,國內廠商目前正以無比快速的腳步,向大陸搶灘,而台灣的熱錢也一發不可收拾的,淹向彼岸的大陸。
從民國七十五年就積極觀察大陸市場的,電子業者唐先生,去年斥資新台幣三十億元,打算在海南島省開發兩個工業區,占地一百公頃,企圖結合國內的中小企業,集體到大陸投資,唐先生談到了他去大陸投資的原因。
為了尋找新的機會,唐先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考察大陸五個經濟特區的投資環境,整體來說,在大陸投資利潤可呈正比成長,此外,由大陸出口的產品在歐洲享有優惠關稅,在美國享有最惠國待遇,這些成本差異也是他考慮在大陸投資的誘因,儘管有這些有利的條件,不過,一些不利因素也已經浮現出來。
積極從事研究發展工作,並力求產品創新的電子通訊業者吳先生,和許多中、小企業一樣,一年多前也選擇到大陸去投資,斥資將近五百萬美金,吳先生在惠州買下三千多坪的土地,雇用近千名的工人,從事電話和通訊器材的生產,面對越來越多的人想到大陸去投資,吳先生認為「掌握經營原則」,是台商赴大陸投資前必須要注意的。
不過一年多和大陸廠商合作的經驗,吳先生體認到,時時提高警覺,是此刻進軍大陸的不二法門,就像他就曾經因為人事管理權的問題,吃了悶虧。目前擔任多位台商法律顧問的,名律師呂榮海也強調,台商和大陸進行合資經營時,最容易發生商務糾紛。
儘管赴大陸投資有許多風險,但是在「有利可圖」的誘因下,台商仍然一窩蜂的爭食大餅,不過,對於國內帽子大王戴勝通來說,他確寧願捨棄大陸市場而開拓美、日市場,前後二十多次考察大陸市場之後,戴先生堅定的說:「我不去大陸投資」。從這間陳列室中所展示的各式產品,不難發現,戴先生多年從事傳統工業研究發展的成果,戴先生認為從事傳統工業的中、小企業,應該以台灣的有利條件,致力產業升級,到大陸投資,只是又走回到代工的老路而已。紡織業的龍頭老大,新光紡織的胡總經理也認為,此時此刻還不是到大陸投資的最佳時機。
儘管台商對大陸投資環境的評估利弊互見,不過,近來雙方經貿的往來卻是有增無減,根據香港海關的統計,台灣對香港出口的比重,從七十六年開始就逐年增加,這些數字顯示了台灣間接經由香港轉口到大陸貿易的成長,此外根據經濟部要求台商登記的統計顯示,在2503家登記的台商中,以車輛業和服務業投資的金額最多,其次依序為塑膠、金屬和電子器材,而投資的地點也已經由東南沿海特區,漸漸的向內陸蔓延,而兩岸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我們對大陸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重,這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面對兩岸經貿過度依賴,所可能產生的巨大衝擊,經濟部這次要求赴大陸廠商登記,就是主動出擊,以確實掌握這股大陸熱潮。王次長並且表示,經濟部下一步將整合大陸的資訊,法律和稅務等訊息,來進一步輔導國內廠商赴大陸進行投資,在這一波波的大陸投資熱中,有的人大發利市,也有的人鎩羽而歸,當兩岸關係仍然充滿變數的時刻,看好大陸市場,搶搭這班大陸投資列車的國內廠商,恐怕還是要處處小心,步步為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