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2 23:00

今非昔比 客廳又變工廠

蘇瑋婷 蕭凱堯 報導  / 台北市

  六○年代是早期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時期,當時家庭代工相當盛行,政府還大力推動「客廳即工廠」,讓家家戶戶的客廳,就像個小型代工廠一樣。三、四十年過去了,如今大環境景氣不好,記憶中的家庭代工,也悄悄捲土重來,坊間陸續出現一些工作室,專門招攬資深的家庭代工媽媽,不同於以往的是,以前家庭代工,多半是單打獨鬥,現在則是改採團體戰,希望團結的人力,多少能賺點生活費;值得注意的是,願意做家庭代工的,不再像是六、七○年代一樣,只有婆婆媽媽們,現在年輕人也因為生活壓力,紛紛投入家庭代工的行列。社會學者分析,這是新一波台灣企業,在大陸衰退底下,撤回台灣,希望重新擴張生產線規模的結果。

  台北市的後火車站商圈,有一群婆婆媽媽很拼,為了生活,每天至少拼十個小時,要拼的是可以補貼家用的菜錢和生活費,靠的是年輕時做家庭代工累積的好手藝。就在不到二十坪大的工作室裡,努力拼著,五十歲的林妙齡,做家庭代工已經有三十年,從年輕女工做到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

  還有五十幾歲的阿嬌姐,四十年的家庭代工資歷、還不敢退休,兩個小孩沒有成家、擔心的很,為了賺菜錢,眼睛都做到花了。六十幾歲的貴英姐,更拼!家庭代工經驗超過半世紀,看到油電雙漲,退休了又重出江湖!她沒想到,以前做家庭代工讓她買到房子,現在靠家庭代工,只能幫她賺點貼補家用的銀子。

  

  雖然不好賺,但至少可以加減賺。時機歹歹,五個人不停的車縫,這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和裙子,重現了二、三十年前的這個場景。

  同樣也是不斷的趕工、車縫衣服,六○年代,當時台灣經濟起飛,家家戶戶都會像這樣,多少批點東西回來做手工,家人就是員工,客廳就像小工廠,家庭代工成了全民運動,每個人都很投入。但二、三十年過去了,當年為台灣創造奇蹟的婆婆媽媽們,還在奮鬥,但如今他們扛不起拼經濟的重擔,扛的是自己餬口飯吃的壓力。

  生活不好過,難怪媽媽們只好回頭做家庭代工,但不再單打獨鬥,回家自個兒做,現在改打團體戰,資深的家庭代工媽媽們,把客廳變成小型工作室,現成的人手加上分工合作,團結力量更大。

  簡單的鐵架子放上木板,搭成幾個簡易的工作台,這一個客廳裡,也聚集了四、五位家庭代工媽媽,不停的趕工出貨。

  在這間客廳裡,他是負責調度人力的王笑聲,講話帶點口音,他是大陸北方佳木斯人,四十二歲娶了台灣太太,來台定居卻因為身分關係,不好找工作,於是和老婆還有左鄰右舍這些婆婆媽媽們,選擇門檻低、只要有做就有錢賺的家庭代工。

  

  時代不同,家庭代工產業也跟著轉變,不只有傳產需要手工代工,有些高科技產品的零件,還是有機器做不出來的,這時候,這一雙雙巧手就派上用場。也因為如此,高科技零件代工的場所就會更要求,和以往隨處可做的環境大不相同。

  下午時間,同樣的客廳裡,陸陸續續來了幾個年輕學生,家庭代工這一行,這幾年多了一批年輕生力軍。這些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學生,邊讀書邊做手工賺錢存錢,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幾年後要是畢業了出社會,能存的或許不多。

  根據勞委會最新調查,去年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是2萬6577元,和十三年前,第一次調查的2萬7462元,比較起來,少了885元,甚至還有社會新鮮人,起薪只有2萬2千元。

  現在社會上各個角落,靠手工奮鬥賺錢的故事越來愈多,原本屬於很多人童年記憶中的「家庭代工」,看在專家眼裡,有捲土重來的趨勢。

  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來到這個網站搜尋家庭代工,平均會瀏覽五到六頁,以每一頁有二十多則的徵才廣告來算,一個人至少會搜尋到一百多個工作機會,可見不少人找家庭代工找得很勤快。

  看看新北市三峽區的這個客廳裡,有著一個單親媽媽養三個小孩,每天靠家庭代工過生活的故事。還有新北市樹林區這個客廳裡,陳媽媽因為老公失業,做家庭代工是勉強支撐一家五口生活的經濟來源。

  過去,亞洲四小龍台灣,靠著製造業蓬勃,家庭即工廠的盛況,排名第一,但現在情勢完全改觀。就在民國一○一年的六月,南韓進入「20、50俱樂部」,也就是國民平均所得達到兩萬美元,國家總人口數達到五千萬人,成為全球第七個已開發國家,來跟南韓比一比,二○一一國民年所得台灣20139美元,南韓則是22489美元,台灣從四小龍之首倒退成了四小龍之末。都二十一世紀了,台灣許多的客廳又變回工廠,不同的是,這樣的家庭代工無法像過去再創台灣經濟奇蹟,而是許多人糊口飯吃的經濟來源。在這個危機年代,雖然不知道苦日子還有多久,但對抗大環境,這群婆婆媽媽們打不退的堅定韌性,不只讓人看到穩定家庭的力量,更寫下了台灣婦女大軍的經濟傳奇。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