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台經濟逆勢成長? 丁學文解析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灣生產的汽車用晶片,最近成為全球性的搶手貨,不過隨著歐美積極規劃調整供應鏈,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到底能夠維持多久?要怎樣未雨綢繆,護國神山才能屹立不搖?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來聽聽看資深財經專家,丁學文的分享。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我現在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倫敦金融時報的全球社論,談的正是最近對台灣,有非常好的消息,也讓台灣很驕傲的,全球晶片的短缺,連德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都向台灣求救,我想這件事情,很多人心裡面一定充滿了驕傲,台灣總算能見度增加了不少,甚至讓美國、德國,很多的汽車廠,都感覺到台灣的不容,不過事實上大家要知道,其實整個半導體的發展,是其來有自的。

事實上在1986年,日本也曾經半導體發展得很好,也是因為那個時候,美國開始推出了,所謂的半導體協議,要求美國的半導體,開始從垂直整合,走向水平分工,也是在那個時候,台灣的政府,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整個努力去發展產業升級條例,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桃竹苗的科學園區,讓台灣在整個半導體,包括晶圓代工,包括封測,甚至包括晶片設計,高達了全世界65%,也掌握了話語權。

那當然,我們還是要感謝川普,川普因為中美的抗爭,跟貿易的摩擦,讓中國得到了禁運,台灣在這個時候突圍而出,而更重要的是,整個半導體晶片的短缺,讓大家認識了,台灣科技業的長處,我覺得雖然疫情還沒有過去,可是這是台灣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因為大家要知道,疫情過後,全世界會發生兩個,顛覆性的情況,一個是區域化的發展,第二個是全球科技業的,自主權的要求,所以在今天大家不要忘記,在兩年前,日本跟韓國在半導體的,中間的貿易摩擦,也造成了韓國,曾經半導體的瓶頸,所以我會建議,政府應該利用這個時候,趕快精進自己的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在全世界權衡取捨跟區域發展裡面,找到一個最適合,台灣未來發展的十年戰略,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倫敦金融時報的內容,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