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與開創-中國國民黨建黨百年(三)

曾萬 報導  / 台北市

  抗戰勝利後國家百廢待舉,民生凋弊,照理在這種民生艱困,社會動亂的情形下,並不適宜立即推動全面的憲政,但是蔣公為了完成國父的憲政理想,儘速還政於民,仍然排除萬難,選出了立院及國大,依民主法則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並依法締建政府,推行憲政,使國父的民主憲政理想,得以在民國建立的三十六年後,開始全面落實,這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的一等大事,然而就在這個國家,可以順利邁向民主憲政大道的關鍵時刻,中共卻全面武裝叛亂,破壞憲政,使政府不得不宣佈進入動員戡亂的非常時期,有人認為戡亂是一種「國共內戰」,對於這一點李雲漢教授絕不贊同。

  因此當戡亂局勢逆轉後,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不但絕不怨天尤人,不將失敗原因歸咎到實施民主憲政,反而痛切反省自己,改造自已,並全力在復興基地台灣地區,推動全面落實的民主憲政。

  以一個改造後的國民黨,以一個全新的脫胎換骨的國民黨,在台灣地區從民國三十九年起,領導著台灣民眾,推動了中國歷史上的另一片新天地。

  今天,台灣地區的政治建設奇蹟與經濟奇蹟一般,普受全世界的肯定,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羅德今年九月發表談話時,就坦率指出,未來歷史將見證李登輝總統的重大貢獻,證明民主政治確實有效,符合人民的希望,而目前我們所獲致的民主政治建設奇蹟成就,正是這四十年以來,不斷推動民主政治所奠定的雄厚基礎,台大政治系教授包宗和針對這一點指出。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則認為國民黨在台灣建設的成就,乃是在於國民黨能夠正視大陸失敗的經驗。

  由於國民黨知恥知病,因而遷台後,就全力推動各項民主建設及經濟發展,而展現了與大陸時期完全不同的新生命、新活力。這些成功,當然是政府正確領導及民眾,全力投入配合下所獲致的成功,對於這一點,許水德秘書長作為與復興基地歷史同步成長的一代,他有很多話要說。

  如果政府未曾大幅提升教育水準,則我們有何人力資源,來因應台灣經濟技術水準的提升,我們又怎麼能夠接受現代民主的觀念,由小見大,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地區的政治建設經濟發展,能夠順利成功,這個成果絕不是天上掉下來,而是領導者及執政黨的深思熟慮,長遠規劃所致,吃果子拜樹頭,民眾心中怎能無慨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