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庭 李宇承 施幼偉 / 台北市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透過司法追求正義、全民都有高度期待,但如果沒有"程序正義",就沒有"實質正義"。 包括罪刑法定、無罪推定等等的原則,任何人在被證明有罪之前、都應該被認定是清白的。程序正義可以保障你我,不會因為不正當的程序,而受到國家公權力的侵害。今天的節目,我們要帶您來檢視台灣司法的程序正義,是否能真正落實? 首先我們來看,2000年發生的台南歸仁雙屍命案,死刑犯謝志宏,在去年九月,被檢察官發現,當年案發第一時間、警方隱匿了謝志宏所寫的「行蹤交代稿」,以發現新事實、新證據為理由,認為謝志宏應受無罪判決、而聲請再審;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在日前裁定、開啟再審,並停止刑罰的執行。被關押19年、入獄時才21歲的謝志宏,如今已經40歲了,始終喊冤的他,終於步出了監獄、和家人團聚。回顧這起命案,被告共同殺人的謝志宏,當年的衣服鞋子,都沒有血跡反應;兇刀也沒有做指紋檢驗,在缺少科學證據的狀況下,當年竟然只憑著另一名被告的自白,就判定謝志宏死刑嗎?那麼下一個可能無辜的受害者,還會不會再次出現呢?
被關押了6834個日子,2019年3月14日這一天,謝志宏終於走出了法院!案件重啟再審、謝志宏當庭獲釋,緊握著老母親的雙手,這一刻,他已經等了整整19年。跨過火爐、回家重聚,吃上一口豬腳麵線,謝志宏激動、含淚。因為他,曾經是揹著殺害兩條人命罪名、千夫所指的死囚,不知道何時會沒有明天。喊冤的這條坎坷路,走了19年,終於從台南看守所的鐵牢裡走出來、案件有機會平反。
捲入歸仁雙屍命案,入獄前,謝志宏是21歲的小廚師,現在已經是個40歲青年。重新踏上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最悲痛的,是老父親早已在多年前病倒、離世。而重新談到案發經過,謝志宏忍不住在鏡頭前,情緒潰堤。
臉上的淚水、夾雜著複雜心境,因為同樣的案情、同樣的故事,解釋了無數遍,終於被聽見。
時間拉回2000年6月23日,這天,樸實的台南鄉間,發生雙屍命案,18歲的年輕女學生,跟68歲的老農夫,陳屍田野、滿身刀傷。而謝志宏也被指控涉案,人生變調。
警方調查後,循線逮到嫌犯郭俊偉,當天,郭俊偉跟謝志宏兩人深夜外出,認識了陳姓女學生,邀約對方騎車夜遊,他與女學生在途中發生爭執,竟然先性侵、後殺害,目擊的老農夫張清木也遭滅口。
郭俊偉緊咬謝志宏是奪走兩條人命的關鍵嫌犯,但謝志宏則說自己沒有動手,兩人說詞分歧,到底誰在說謊?整起案件纏訟11年、歷經7次更審,2011年兩人都被判死刑確定,但整起案件仍極具爭議。
台南歸仁區,也就是謝志宏被指控涉入雙屍命案的案發地點,謝志宏2000年6月28日被收押進台南看守所,一二審共九次被判死刑,律師跟謝志宏多年來一再喊冤,到了2019年終於出現一絲曙光,因為經過監察院跟台南高分檢重啟調查,認定整起案件科學證據不夠充足,仍有諸多疑點,也因此開啟再審之門。
包括凶刀並未做指紋檢驗,謝志宏的衣物、機車沒有血跡反應,更疑似遭到警方刑求,兩次坦承參與殺人、性侵,但後來種種證據都顯示他是錯誤自白,而認罪過程也沒有錄影、錄音檔,種種疑點啟人疑竇。
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直接指出謝志宏就是殺人凶手,單憑測謊和郭俊偉的口供,真能將一個人定罪嗎?2018年,台南高分檢發現三項新證據,其中,以謝志宏被捕後,第一時間在警局寫下「行蹤交代稿」,卻遭警方隱匿,最為關鍵。
從21歲到40歲,逝去的青春再也追不回,對謝志宏來說,這一場訴訟還沒結束,通往自由的終點還有一段漫漫長路,但至少已經成功獲得,重新檢視案件的難得機會。
謝志宏案,是台灣第一起由在地律師主動向冤獄平反協會請求救援的案件。也是繼2016年鄭性澤KTV殺警案後,司法史上第二起、由檢方主動提出再審聲請的案件。2014年,「華視新聞雜誌」率先報導,除了追查案件疑點,更呼籲司法體系重啟調查,引發社會關注。除了謝志宏外,冤獄平反協會發動搶救的個案,還包括被控殺警的鄭性澤;無故捲入性侵案的陳龍綺;以及被控持刀搶銀樓的蘇炳坤等人,最後都成功迎來無罪判決、重獲新生。
想靠再審申冤、翻案,到底有多難?攤開司法院統計資料,以2017年為例,地方法院刑事聲請再審案件,一共受理562件,其中,有493件被駁回、只有22件開始再審(CG出)。(CG進)而在高等法院,1312件的刑事聲請案件中,1186件被駁回、高達9成以上,只有11件能進到再審程序,比例不到1%,可說是微乎其微。冤獄平反協會等團體呼籲,應該透過再審程序保障,讓有可能是冤案的案件,重新被檢視,法院也才能有糾錯的機會。而冤獄平反協會也指出,要彌補冤案傷害,還得擴大「刑事補償法」範圍,並盼政府儘速通過立法。
透過多位平冤者的含冤歷程及心酸,看見司法體系急待改革之處。這條平冤路上,許多無辜者還在鐵窗內苦苦等待,惟有落實司改、完善再審制度,遲到的正義,或許終將到來。而謝志宏的案件,進入再審程序,當年的小廚師有罪無罪、將等法院基於新事證,作出最後的判定。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