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2016年在里約奧運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比賽中,當年年僅18歲的女運動員阿里薩德為伊朗奪下史上首面奧運跆拳道獎牌,不過卻因為不滿伊朗政府長期對於運動員和女性的不尊重,決定拋棄國籍離開祖國,以德國難民身分加入難民奧運隊。這屆的奧運會將有29名難民運動員到東京參加跆拳道等12項比賽。究竟他們如何訓練?背後又有什麼辛酸?今天的國際專題,帶您看見難民的奧運夢!
東京奧運將在7月23日登場,各國將派出最頂尖的選手,盼能在國際級的運動競技場拿下好成績。只是有一些選手沒有自己國家的奧援,更沒有安居樂業的家園,但仍努力揮灑汗水,盼能在奧運爭一口氣。
踩穩步法,精準出拳,他是專業的拳擊手,但下了拳擊場,他是逃離戰火的敘利亞難民,以身犯險也要遠走他鄉,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全球難民人數達2640萬人,其中近一半年齡在18歲以下,而威山早在六年前就踏上險途,最終落腳在德國,如今他靠著打拳,拚上奧運殿堂,將跟29名難民運動員出征東奧。
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格蘭迪說:「親愛的運動員們,你們有額外的責任,不單要在運動場上好好發揮,你們同時也代表難民,並讓難民感到驕傲。」難民能組隊參加奧運,時間得倒回到2015年,當時爆發嚴重的難民危機,為了傳遞希望、提倡包容,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做了這個決定。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2015):「國際奧委會將邀請頂尖合格的難民運動員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
2016里約奧運,第一支由10人組成的難民代表隊誕生,五年後的今天,難民運動員人數擴增到29人,他們跟一般選手一樣,住在同一個選手村,必須通過藥物檢查,也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無法拿自己國家的國旗,而是得拿奧林匹克五環旗,就算得獎也只能播放奧林匹克會歌,或許少了點家的歸屬,但能站上運動員的殿堂,心中只有滿滿的感激。
伊朗難民運動員阿里薩德:「你知道在伊朗,我是第一位女性跆拳道選手,我在世錦賽拿到銅牌,然後奧運拿到銅牌。」阿里薩德曾是伊朗唯一在奧運奪牌的女運動員,但不滿政治體制、不滿女權遭受打壓,因此以難民身分逃到德國生活。
伊朗難民運動員阿里薩德:「若我的丈夫沒有在我身邊,我真的不知道我會發生什麼事。」感謝枕邊人支持,更感謝澳洲、加拿大、德國等21個國家提供獎學金,讓56位來自13個國家的難民能接受訓練,最終29人獲得奧運參賽資格,7月在東京奧運大顯身手,秀出好漢不怕出身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