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奧運名稱再受矚目 自稱「中華隊」是矮化現象?

台灣奧運名稱再受矚目 自稱「中華隊」是矮化現象? | 華視新聞

德國之聲  / 台北市

(德國之聲中文網) 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落幕,台灣破紀錄的獎牌數也使其代表團在奧運會等國際比賽中的參賽名稱成為各界的關注焦點。過去三週,來自台灣的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總共贏得12枚獎牌,包括羽毛球的第一枚金牌。

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對手後,台灣選手李洋在他的臉書上寫道,他與搭檔王齊麟在奧運奪金讓世界看見了台灣,而他也希望把這份奧運殿堂上最高的榮耀,「獻給我的國家-台灣」。

雖然包含李洋在內的台灣選手都對自己代表台灣在奧運奪牌感到驕傲,但幾十年來,台灣的奧運隊伍卻一直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與奧運。事實上,台灣是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首次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賽,這個變化也被視為是1979年美國轉與中國建交的結果。

在美國轉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中國」的代表後,國際奧會不久後向中華民國施壓,最終雙方在1981年達成妥協,讓台灣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賽。其實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之前,台灣曾多次的用不同的名義參與奧運,期間包含中華民國因不滿某些奧運主辦方同意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賽而退賽的情況。

在1981年與國際奧會達成協議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與奧運後,台灣便不能在奧運賽場上播放中華民國國歌與使用官方國旗,而是以國旗歌與中華奧委會的會旗代表台灣運動選手。

媒體報導中的用詞差異

儘管在奧運官方層級不能使用「台灣」,但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台灣」這個名字仍然能在一些場合被使用。例如,日本公共廣播公司NHK的一名主播在奧運開幕式上介紹台灣代表團時,便使用了「台灣」而不是「中華台北」。

此外,許多外國媒體在報導台灣選手奧運期間的表現時,也使用「台灣」而不是「中華台北」來介紹台灣選手。美國奧克蘭大學新聞系的助理教授蘇巧寧分析,這次奧運期間外國媒體以「台灣」來報導代表隊的戰績除了延續近期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能見度外,也顯示「能見度」已經有效帶動對台灣有利的議題設定和敘事框架。

她告訴德國之聲:「自美中衝突升溫以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大幅提升,近期不論是美日峰會丶美韓峰會丶G8峰會,台灣海峽的穩定性皆出現在會後聲明稿當中,明顯表示台灣議題已進入國際政治討論的範疇。延續此一脈絡,本次奧運期間許多外媒對於台灣的「名份」也做出深度討論,包括『中華台北』名稱的前世今生。」

反觀,中國官媒在奧運期間則多次以「中國台北」而非奧運官方規定的「中華台北」來報導台灣在奧運期間的表現,蘇巧寧認為,這種用詞轉變也顯示當下更緊縮的兩岸政策。除此之外,她也注意到了台灣國內媒體仍多以「中華隊」來報導台灣代表隊在奧運的表現。她認為,這是自我矮化的現象。

蘇巧寧說:「國際運動賽事是最容易激發一個國家共同情感丶建立認同的場合,當媒體還在『中華民國』和『台灣』的稱謂之間搖擺不定時,社群媒體上高漲的民族主義已經給出答案 — 台灣人也許對國號仍有歧異,但身分認同卻是趨於一致。一如日前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民調:高達63.3%的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北京的不滿

在幾家外國媒體發表了關於台灣奧運參賽名稱的報導後,北京對BBC中文網站上週發表的一篇報導做出了憤怒的回應。

在8月2日發表的文章中,BBC解釋了台灣奧運代表隊多年來使用的各種名稱。8月4日,中國駐倫敦大使館發言人表示北京堅決反對BBC中文網繼續炒作「中國台北」代表隊參與東京奧運會問題。他說,中國政府強烈敦促有關媒體遵循國際共識和職業操守,停止將體育運動政治化,停止干擾東京奧運賽事。

中國大使館發言人在聲明中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無論少數媒體如何炒作,都改變不了這一不容置疑的客觀事實,也改變不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南樂告訴德國之聲,北京的反應是非常可預測的。他說:「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聽到有人以任何一種正面的方式提到台灣,他們就會不高興,所以這個現象並不特別。相反地,國際社會在奧運期間對台灣的高度關注才是更新穎地,尤其是當很多非往常與台灣有密切關係的國家,因為奧運會而積極討論台灣相關議題的時候。」

台灣再次嘗試奧運正名公投?

隨著國際上關於台灣奧運隊名的討論越來越多,這也再次掀起了台灣內部關於奧運正名的相關討論。曾在2018年推動東奧正名公投的前台灣奧運國手紀政,近期再次表示明年將再發起「2024年巴黎奧運正名公投」。

台灣各界對於這個消息也做出不同的表態。台灣的立法院長游錫坤8月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自己支持奧運正名,但強調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國手權益。他說:「如果要問我態度,我在立法院長職位上,不能只考慮個人想法,我是覺得應該兼顧選手權益之下推動正名。」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則在7月31日表示,2018年的東奧正名公投已經被否決,而他認為推動2024巴黎奧運正名對台灣沒意義,因為只會害台灣。2018年的東奧正名公投由紀政發起,最終在多名高知名度的運動員出面反對的情況下,公投以54.8%的不同意票被否決。

哈佛大學研究員南樂指出,如果台灣再發起一次關於奧運正名的公投,值得觀察的是民進黨的反應。他告訴德國之聲:「奧運正名就像打開一個潘朵拉的盒子,我不認為民進黨現在想處理這個問題。」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William Yang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