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 /「打開台北」 另類開箱城市空間

遠見 /「打開台北」 另類開箱城市空間 | 華視新聞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文/高宜凡 攝影/蘇義傑  / 台北市

除了去101拍照、逛夜市、看跨年煙火秀之外,你還有什麼向外國友人介紹台灣城市特色的方法?

若你有上述困擾,首屆活動剛落幕、明後年將持續舉辦的「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是你可以好好運用的城市美學推薦大補帖。

連台北市大家長柯文哲也在臉書上寫道,「這一次,我們帶大家深入地底25公尺,打開隧道、潛盾機、遺址,Open House Taipei,讓你看到不一樣的台北。」

蒐集台北73處創意空間

受疫情影響,過去一年來,從東京奧運、杜拜世博會,全球重大慶典幾乎都無法如期舉辦。1992年從倫敦發起、被譽為當代城市美學代表活動的「Open House」也不例外。

不過,第一次拿到英國官方授權的Open House Taipei,不但成為2020年全球唯二舉行Open House實體活動的城市(另一為瑞士蘇黎世),還在台灣掀起一股城市美學的探索熱潮!

有多熱?

第一屆Open House Taipei,蒐集了台北73處創意空間。10月底,30多處需要事先報名的景點剛開放網路預約,8000個名額在一小時內就秒殺。

短短兩天(11月28~29日)的活動,吸引約3萬參訪人潮,不少難得開放的熱門景點,如捷運行控中心、司法院、兩廳院,現場都湧現排隊人龍。

打開台北執行長吳卓昊分析,這屆參與者多是18~34歲的年輕世代,女性居多。更在網路社群引發連串話題,如一開放預約,官網便因數萬人同時上線而當機,Instagram累積瀏覽量更衝破160萬,群眾募資活動才十天,達標率便超過100%!

事實上,策劃長達兩年,由一群年輕人主動發起的Open House Taipei,背後並沒有財團或金主支持,網站製作預算更只有6000元,執行也仰賴無償協助的500多名志工,籌辦期間還遇到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最後卻變成2020年台灣最有意思的城市美學派對!他們怎麼辦到的?

其實,一開始只是一位「老外」的構想。

Open House可說是全球最重要的城市美學探索活動,1992年,由一群英國建築師發起,經過將近30年的發展和串連,如今有包括:紐約、墨爾本、米蘭、維也納、耶路撒冷等近50個國際城市加入。

以2019年9月的Open House London為例,便獲得逾800處城市空間響應,吸引約80萬名參訪人潮。熱門景點如英國首相辦公室、西歐最高的碎片大樓(The Shard)、常在電視劇看到的警察廳總部(New Scotland Yard),都吸引大批朝聖者。

而且,除了主辦單位提供的導覽資訊,還有許多部落客和專業寫手提供私房路線和攻略密笈,不僅成為當地最熱鬧的地方慶典之一,更常吸引觀光客慕名而來。

2014年在倫敦工作時,吳卓昊就曾代表事務所參與Open House,並負責「紅磚巷」(Brick Lane)的策展活動。

他回想,「參與到一半我才發現,原來這是整個城市的大活動!」那幾天的倫敦,就像一場大派對,大家一下班就到處跑,前往各種千奇百怪的城市空間。

既然是這麼有來頭的活動,怎麼會由素人領軍?

公私協力,吸引眾人響應

最先「入坑」的,是打開台北共同創辦人徐千捷。

2018年在宜蘭推動文創聚落專案時,他邀請西班牙籍的Andoni Munduate來台演講,分享當地城市聖塞巴斯提安(San Sebastián)如何透過文化及飲食行銷,從內戰頻繁的地方蛻變為2016年「歐洲文化首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還成為米其林餐廳最密集的歐洲城市。

在台遊歷期間,兩人認識了策展人吳卓昊。Andoni發現,台灣其實有濃厚的美學底蘊和設計能量,卻不太知道如何跟外國人介紹,於是提議引進Open House這樣的開放活動,讓民眾深入平時看不見的城市空間,三人便組成團隊,向英國爭取官方授權。

沒想到好不容易拿到授權,卻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不僅共同發起人Andoni無法再來台灣,爭取空間加入和商業贊助也陷入停擺。吳卓昊苦笑,「我每次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台,他都說大概兩週,結果一直不能來!」

而說服空間加入的過程,更是屢屢碰壁、困難重重。

打開台北企劃統籌洪佳緯坦承,「一開始大家都滿頭問號?打開、讓民眾進來?然後呢?」

不少人還誤會,這是政府辦的活動。更有人質疑,開放自家空間給人看,還要犧牲假日時間,到底有什麼好處?

徵求空間出師不利,又苦無資金,團隊一度陷入掙扎,是否直接放棄?內部數度爭辯,最終拍板,規模再小、還是要辦實體活動。

所幸9月召開記者會釋放訊息後,除了預約參觀人數反應熱烈,公部門的協助也愈來愈多,迴響持續擴散,Open House Taipei的空間,短時間內從50個增加到73個。

這73處創意空間,包括有錢也不一定住得到、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及女神卡卡曾下塌的晶華酒店19樓總統套房、可遠眺觀音山的淡水雲門劇場、藝術界最高殿堂兩廳院、剛成立的台灣設計研究院,還有松山文創園區首次露臉的醫護室及鍋爐房等,都在那兩天敞開大門,免費開放參觀。

不僅如此,主辦單位還設計12條探索路線,如:都市更新、建築癡漢、小孩放電、老派約會、閨蜜潮拍等,提供不同客群參考。

團隊自掏腰包,成就夢想

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中途遭受疫情重擊、到最後峰迴路轉地引發熱烈迴響,打開台北的年輕團隊感觸良多。

徐千捷苦笑,展前兩週在金普頓大安酒店舉辦第二場記者會時,由於場地位於精華地帶,且極具時尚感,貴氣逼人,還有一堆長官和名人站台,不少人都以為打開台北的資源相當充沛,不知道成員如此操勞、且經濟拮据。

「只能先咬牙辦起來了!」他透露,不含專業人力成本,這次活動已砸下超過200萬元,多是團隊成員自掏腰包。

負責媒體公關的谷宛儒觀察,許多響應的公部門機關和創意單位,其實都有類似的空間開放念頭,只是忙於日常業務而作罷,這次都藉由Open House對外開放。「大家都很想讓民眾進來看看,只是以前總有更重要的事在忙,或覺得空間還有待整頓。」

這次共襄盛舉的松山文創園區總監陳玉秀就表示,松菸園區啟用快10年,內部還有許多未開放的空間,「那時我們正想,是不是要辦場Open House讓大家重新發現松菸?」想不到Open House Taipei就找上門,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連英國原創城市也羨慕

從另一個角度看,Open House也是台灣民眾的全新體驗。雖然人潮眾多,大部分人都很遵守秩序及社會禮儀。而看到殷切的參訪需求,不少原先只能預約導覽的景點,後來都開放現場排隊和候補名單,讓大家看個過癮。

志工招募也出乎意料順利。負責行政統籌的楊淳淳回想,原本以為起碼要一個月才能找齊,沒想到不到一週就來了500多位,「而且年齡層分布很廣,從18歲到70歲都有,」甚至有南部來的志工,當天拉著行李箱前來支援。

如同Open House London策展人Sian Milliner所言:「台北是Open House國際網絡最新的一員,非常羨慕台北的朋友因疫情控制得宜,可以享受實際走入空間的自由。」

原來,打開台北不但讓自家民眾感到驚豔,還辦到連原創城市都挺羨慕的。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