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印度在莫迪新政府大刀闊斧改革下,GDP成長、市場與人口紅利,都有跑贏中國的潛力,台商現在想搶攻,要抓緊內需市場。
今年6月13日,在印度即將全面施行史上最大稅改前夕,有一群印度商工部次長拉梅.艾博榭(Ramesh Abhishek)領軍的官員代表團,悄悄來台考察。
一群人來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面對著滿室正考慮投資印度的台灣老闆們,這群印度精英在簡報上畫著一個又一個的圈,代表著印度都市建設的重點,懇求說:「我們要蓋機場、要現代港口、物流中心;還有捷運、醫院、寬頻、會議中心、飯店、甚至路燈!這是一次都要。」
沉睡的印度虎醒了 爆發一夜長大式經濟
是的,沉睡多年的印度虎,終於醒了,他們渴望趕上現代化的胃口與野心,又快又猛。一位常到當地的台幹私下笑說,「如果談近年中國,叫發展神速,那這一年來的印度,只能用一夜長大形容。」
首先,2014年上任的印度總理莫迪,雷厲風行,終結有70年歷史的龐雜地方稅制,只花了一年,2016年宣布將改成單一稅制,2017年7月1日正式上路。再來是廢鈔,更只花了一天!就將小面額的500與100盧布紙鈔廢止,換新設計大面額鈔票。
據說,當地政府策劃半年,在去年11月8日宣布只讓民眾有一天時間因應換鈔,以防舊勢力反撲。
以前,外人對印度人刻板印象,就是說得多、做得少,或執行速度比想像中慢。莫迪新政府一連串舉動,顛覆了一切。
定期去印度出差的中國信託銀行全球營運總處總處長施景富,去年底曾親眼觀察廢鈔過程,對這創舉,讚不絕口,「一般人抱怨抗議當然有,可是這一夕間是讓全球看到,莫迪總理的魄力!再沒人懷疑,印度真的在變。」
的確,這些跡象,已經讓跑得快的熱錢大量湧進,讓印度成為外資全球投資的第十大熱門地區,GDP成長率2016年達6.8%,已超車中國的6.7%,更遠勝全球平均值。
印度台北協會會長史達仁呼籲,印度這一場商機派對,現已經到上晚餐的階段,台商再不來,就沒機會。一直以來,台商在印度的布局不深,至今偌大的印度,還不到100家台商。從2001年累計至去年,台灣投資印度的總投資額才1.77億美元,和全球各國一年投資印度的440億美元無法相比。
所幸政府新南向政策與印度快速崛起的雙重誘因下,台商也蠢蠢欲動。據了解,近一年來對進軍這個新市場有興趣的台灣企業,至少多了一倍。
只是,現在要進軍印度,該抓住什麼重點方向?「Mindset要改,別再只看代工,也要看到當地市場,」施景富強調,印度有13億人口、29歲年齡以下族群是主流,是動能旺盛的大市場,潛力驚人。
抓住錢潮關鍵:投資一次到位
首先,要抓住這個市場,就要跟得上印度做建設一次到位的力道。
「現在印度就像以前的中國,有很多海歸派回來建設家鄉,人家是用待過歐美、矽谷的高度看,很自然是從零馬上跳100,」多年來深耕印度市場的友訊前執行長曹安邦分析。
「接下來,印度還要正式推線上公司登記,以前要花26天,未來希望縮短剩一天,還有線上報稅也在籌劃,」投資印度專案辦公室經理艾荻緹.范瑪(Aditi Varma)坦承,印度現在還有很多地方寬頻網路沒到位,政府又急翻天,所以才會積極來台灣找幫手。
此外,印度未來計劃興建五大工業走廊,也是台商的機會。這些工業走廊計畫是結合工業園區與城市的超大生活圈。
第一個要啟動、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德里-孟買工業走廊,就計畫連接這兩個印度最重要的城市。在長達1504公里的區域內,預計開闢24個工業區、兩個新機場、兩個公共運輸專案、三個物流中心與八個智慧城市!
來台的德里孟買工業走廊投資公司執行長艾凱希.庫莫沙瑪(Alkesh Kumar Sharma),如此描繪著未來願景:以後每個在裡面生活的人,走路就能上班,隨時都能連上網做創新;還要有飯店、會議中心招待客戶……。從傳統工程到最新的物聯網創新,台商都有機會可參與其間。
物聯網仍是藍海 飲食產業商機大
在印度深耕多年有成的台達電副總裁蔡榮騰則認為,台灣喊了一陣子的物聯網,要到印度才能大刀闊斧玩創新,真正起飛。台達電已協助印度布建各地銀行提款機的監控服務,在其他先進國家,只能找沒人做過的空隙賺小錢,但在印度,卻可以賣整套後勤服務系統,外加監控中心。
再看印度的大,也驚人。13億人口一旦富了、追求好一點點的小確幸,都勢將重演中國模式,幾億人想吃肉,就會推升全球肉品價;想出國玩,全球航班立即供不應求。
印度農業部外交司長思立尼瓦(K.S. Srinivas)說,這幾年國民富了,每個人過去五年吃的蔬果量成長23%,儘管印度是全球第二大蔬果生產國,他仍然煩惱,這樣下去,印度人很快就會餵不飽。事實上,當地的農產量很大,卻因為鄉下冷藏或加工技術幾乎沒有,只好放在田裡報銷,急需台灣專家幫忙。
這幾年,台灣起家的安口食品機械,聰明抓到印度麵食加工自動化商機,創辦人歐陽禹也肯定這個大勢。他分析,印度新興中產階級不僅更追求美食,職業婦女也喜愛去超市更勝菜市場,每個城市都在蓋新超市,各類冷凍即食品機會很大。也難怪,現在印度的冷藏庫與食品加工產業,是最夯新商機,每年成長超過8%。
聚焦內需市場 朝差異化發展挖寶
「更好的是,印度的內需市場,敵人還很少,」康揚輔具總經理陳英俊說,一樣是做輪椅,在中國大陸,康揚要面對上百個同業,在印度對手兩隻手就數完。即便未來當地對手變多後,台灣與印度人的優勢不同,比較容易各據山頭,找差異化方向,像是製造基本功,就絕對是台灣企業強項。
已掌握400個當地經銷通路的康揚,正力邀台灣醫材同業進來打群架,一起吃下這個大市場。
至於檯面上最被台商討論的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莫迪新政策,也就是為了鼓勵外資在印度扶植製造勢力,因此將外地運來的商品加上昂貴關稅的措施。詢問許多印度台商,大多認為頂多只能當敲門磚,絕不是印度商機的全部。
看來,印度這隻巨虎動起來,想像空間無限大,就看台商如何挖掘。
新聞來源:遠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