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魔的執著



瘋魔的執著-進擊的鼓手(Whiplash)

「不瘋魔,不成佛」大概是最適合用來形容這部電影的一句話。由此而生的問題是:究竟是天份還是瘋狂執著的努力決定一個人的能力與成就?電影《進擊的鼓手》透過魔鬼教師對懷有夢想的大一新生的逼迫式教導來回答這個問題。

電影裡男主角安德魯為了保住他在樂團的位子,也為了得到魔鬼教師的肯定,不斷地練習、練習、練習,像發了瘋、著了魔一樣的練,放棄了一般人看重的一切(包含親情、友情與愛情等)的練,得到的卻不是肯定和鼓勵(即使有肯定也是一閃而逝),而是一次又一次羞辱與逼迫。安德魯的精神與肉體雖受盡折磨,卻仍被魔鬼教師吸引,想要超越自己的極限,成為一個偉大的鼓手。

這樣劇情基本上是勵志的,但又不同於一般勵志片,而是走到一個極端,挑戰著一般人對成功的想像。電影將瘋狂的執著當作是成就藝術的必要條件,把努力不懈當作天份,甚至以為唯有被逼到絕境、無路可退也沒有希望的狀態,才能超越自我極限,成就偉大的藝術。人若想要達到那個境界,必須放棄一般人看重的一切、不在意他人眼光,只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由J.K西蒙斯精彩演出的魔鬼教師貫徹這樣的想法,展現出瘋狂極端、反覆無情的角色形象,使整部片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且直到最後的最後,觀眾都看不透他是正是邪,而帶出一種特別的過癮感受。因此就電影而言,不能說是不成功的作品。然而,離開電影、回到現實來看,將人的精神與肉體逼到極限的教育真的是成就藝術的方式嗎?「不瘋魔」真的就不能超越自己達到偉大的境界嗎?是不是非得拋下一切,才能夠在藝術上達到卓越呢?瘋狂激進的練習必定強過細水長流的努力呢?我以為答案並不如電影所展現的那麼極端而絕對。

寫者:楊子葳(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
歡迎老師、學生來稿,講講心中的話。
文筆不拘,請隨意發揮。
來信e-mail: lmcsilver@gmail.com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