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傳講座】中央社前駐華府主任劉坤原:白宮是一個戰場也是舞台

【大傳講座】中央社前駐華府主任劉坤原:白宮是一個戰場也是舞台 | 華視新聞

闕曉菁

 「白宮是一個戰場,也是讓全世界都看見的舞台」,劉坤原擔任中央社前華府採訪主任長達10年,12日到銘傳大學演講與學生分享駐外甘苦談。35年的媒體生涯中有26年都在海外的他說,駐外記者有酸甜苦辣的滋味,若再選擇一次職業仍會當記者。


 憶起在美國白宮駐派的日子裡,劉坤原說,「可能是上輩子做很多壞事才會派到華府,好苦!」因每天都要精神緊繃的作戰,全球優秀記者都在相互競爭,競爭時間、競爭撰寫能力,隨時都有不同的挑戰。其中,從未打過高爾夫球的他,為補充相關知識都要徹夜惡補,而金融、醫療等議題需要做更多功課,但這些都讓劉坤原覺得每一天都非常充實。


 除了面對每天不同的新資訊,對駐外記者而言,家庭問題一直是一大難題。劉坤原提到,曾有一位駐外記者的女兒忍受不了隨時要搬家,生活圈一換再換,最後在媽媽面前跳樓自殺。讓他知道家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並感嘆可以沒工作沒事業,但是不能沒有家庭,使他也重新正視更多人生課題,後來選擇全家遷回台灣居住,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然而談到在秘魯駐外期間,駐外記者協會有相互作東的不成文規定,劉坤原在自家邀請記者們聚會,因當時的兩岸關係是保持「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三不政策,所以也刻意避開新華社的記者,但對方卻不請自來,也讓法新社記者發稿報導兩岸關係的突破,害劉坤原被上級口頭警告。


 長年駐派在拉丁美洲的劉坤原,因為同事的一句「見證了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才覺得自己像個記者」,讓他決定接受指派前往香港,見證1997年香港主權的移交。他說,真正在當地才能體會到香港人民的情緒,才寫出如此有情感的文字。而當時的《香港回歸》專題報導,也讓劉坤原拿下第二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的肯定。


 回頭看自身多年的駐外經驗,他說,台灣與大陸駐外記者的關係,彷彿是兩岸關係縮影。從1970年代的漢賊不兩立,容不得彼此在同個會場,到駐港時的互相合作交流兩岸三地訊息,之後2000年到美國華府時彼此搶快搶好的競爭關係,令他感受到兩岸關係的微妙變化。


 走遍許多國家,劉坤原看見來自不同國家的優秀記者發問精準犀利問題,鼓勵學生勇敢發問,別擔心問蠢問題,因為每個問題都重要,並希望學生要練就通才的本領,什麼都學、什麼都看。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