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瑾筠
《中國時報》7月開始推出「逗陣同學會」專題,無償為讀者刊登「尋人啟事」幫助許多人找回失聯朋友一起重溫過去時光,希望能重新架構與讀者的深度關係,推出後獲得廣大回饋及共鳴。中時媒體集團平面媒體業務執行長趙文龍說:「這些鼓勵跟感動是我們遠遠無法預期的。」
與讀者間的感情和溫度不能用金額計算,信任及價值觀是媒體所要傳達的重要觀念,趙文龍自去年7月份上任以來,一直想為《中時》找到對的出路。「逗陣同學會」成為了很好橋樑,成功的聯繫中時與讀者間的關係,也慢慢將效應擴散出去,現在除了同學會外,也有學校及企業主,有意透過此專題找回校友或者過去曾一起打拼的好夥伴。
刊出的許多「尋人啟事」中有著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趙文龍表示,有位諾貝爾獎得主,多年前到了台中YMCA教學,後來回美後,一直想回台灣重溫過去時光,透過刊登真的成功將當時的同學找回來。廣告部企劃組專員洪國祥表示,有憲兵透過因此成功辦了近兩百人的同梯同學會,活動舉辦的簡單義賣所得,也全數捐贈給八仙塵爆做公益,因為活動十分成功,現在甚至在規劃要開全校性的同學會。
曾任《蘋果日報》總經理的趙文龍,來到與以往風格大不同的傳統媒體,在廣告及行銷上的操作勢必有所不同,趙文龍表示,兩者因目標讀者及訴求不一樣,在相關內容呈現,一定有所差異,他舉例《商業週刊》近期的發表一篇文章,當中被稱為「黃金世代」,40、50年代出生最敢花錢的一群人,恰巧與中時讀者年齡層吻合。雖然現在遇到數位時代來臨及傳統媒體競爭力下降,中時處於弱勢,但現在看來所謂中時的負擔或許能成為未來的資產,趙文龍說:「如何把負擔轉換資產,是中時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換位思考、打破報紙既有的框架」是趙文龍不斷傳遞給同仁的概念,對未來媒體狀態或者合理商業模式會變如何,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人能夠做出定論的情況下,他表示,特別是在模糊未知的狀態,更要在不變的利基及核心競爭力上,盡量的做正向的事情,嘗試堆積正向力量,尋找到下個立足點。趙文龍說:「或許「逗陣同學會」,就是個例子,讓讀者對中時的印象做結構重組,尋找到能與別人一較長短的定位,持續的產生影響力。 」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