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電台楊盈箴 只想與自己競爭的廣播人

佳音電台楊盈箴 只想與自己競爭的廣播人 | 華視新聞

銘報

記者/周品蓁

在廣播行業待了長達20多年的佳音廣播電台音樂部經理楊盈箴,常常被人問起:「妳會不會膩?」她回說,主持人(廣播)是幸福的,可以聽很多人的故事,他們願意跟自己分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所以並不會感到疲倦。

她說,回憶小時候,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坐在爸爸車上,聽著收音機傳來的廣播節目,聽廣播對楊盈箴是一種自然養成的習慣,聽過一次,就深深愛上廣播的魅力。

每個人都會被某些事物吸引,楊盈箴說,她就對聲音媒體懷抱著憧憬,以至於訂定未來立志做「廣播人」的目標。

她笑說,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廣播中聽到中國廣播公司在招小小合唱團成員,為了能進入中廣內部參觀,她立刻跟爸爸說要去報名,於是在合唱團一待就是兩年。

從小有廣播夢的她,在求學的過程中,曾是一個跟傳播類天差地遠的國際貿易專科學生,一直到專四覺得自己真的不是做業務的料,她便下定決心認真準備插大轉學考,後來如願以償考進了世新大學口傳系

上了大二,經由老師介紹進入佳音電台,對於器材很陌生的楊盈箴,相較其他人都有錄音室的經驗,在操作機器上面比別人弱了一截,但經過私下苦練,努力不懈的精神讓她進步迅速,她同時也在中廣與飛碟打工,大學生活一直圍繞在「廣播」也奠定基礎,畢業後便從未跟廣播分開過。

楊盈箴從小小的工讀生開始,做些小事打雜、整理播報整點新聞,過了一年她的努力受到佳音電台主管賞識,擁有了自己的節目,到擔任節目企劃部經理,今年初轉為音樂部經理。

累積了多年的經驗,楊盈箴從小就具有教導性的人格特質,因此在政大邀請她去教課時她便欣然答應,教授廣播節目製作課。她常常跟學生講,企劃的元素是通用在不同的媒介,唱片、拍電影、辦活動…本質上是相同的,目的、構想、單元企劃、音樂專欄或腳本,最主要的是訴求對象、預期成效,製作廣播節目企劃時,要很清楚知道想要做什麼節目,動機要很強烈才能把企畫書寫好。

廣播就是要說給別人聽,楊盈箴說,她現在主要做音樂節目,通常就是選覺得好聽的音樂且有意義和故事,一定要播給大家聽,才能讓她寫出一個讓自己也感動的節目企劃,動機就是最重要的。

目前楊盈箴手上擁有「傾聽音樂」、「藝論紛紛」節目,她說音樂之於她,是從小到大一直在累積的,她有屬於自己的資料庫。她認為音樂是跟人很有關係的藝術產物,所有的動聽的音樂都是跟人有關係。

她涉略的類型很廣,從古典樂、爵士樂到現代電影配樂,都是她積極接觸。楊盈箴提到,她的節目也會介紹世界音樂,世界音樂的元素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在準備的同時讓她學到很多知識,是個十分有趣的東西。

楊盈箴在錄節目時,從主持到控音都習慣一手包辦。(圖/周品蓁)

作為廣播主持人,楊盈箴認為,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與不同的嘉賓見面,有時在訪談的過程中和他們取得共鳴,雖然訪問的是陌生人,但她說:「你會因為他的作品而感動,兩個陌生的人一起被觸動就是很珍貴的體驗,讓我覺得人世間還是有溫度。」

回首20幾年廣播生涯,楊盈箴在教學中深切感受到時代變遷,教學時的第一堂課她問學生們有沒有人在聽廣播,全班大概99%的人都舉手了,但接下來就只剩80%、70%,今年就只剩30%的學生有在聽廣播。她說,身為一個廣播人當然會很心酸,但她覺得這不是誰的錯,畢竟現在的年輕人是在E世代裡成長,想聽什麼就自己去找,不用被動的接受,整個文化就是不太一樣。

她感慨的說,若以前教傳統廣播節目的作法,這兩年就開始教Podcast,要跟上時代,也必須做一些功課,廣播為什麼不死,她認為它還是有它的吸引力,且有一些時效性是Podcast不可取代的。

進入廣播行業的20幾年裡,楊盈箴也曾獲得廣播金鐘非流行音樂節目獎,對於得獎她平凡看待,廣播對她來說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以世界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說過一句話「我們的競爭對象是自己,我試圖超越不可能,我是和自己相抗,不是別人。」來比喻,楊盈箴感同身受說,媒體非常競爭,常常被拿來與其他人相比,雖然比較的確是一個成長的方式,但她最想與自己競爭,只要能發揮所長,做到最好,就是對自己最好的進步了。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